《朝中措·癸未,一九四三年》
时间: 2025-01-11 11:55:0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差池不与剪愁痕。
双燕去来频。
罗帕细弹鲛泪,
香钿暖湿蝉云。
旧时台榭,
谁家莺蝶,
又簇歌尘。
风雨蘼芜绿暗,
江关笳鼓黄昏。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无奈。开头说“差池不与剪愁痕”,意思是即使有千般苦恼也无法割舍。双燕在空中频繁地来去,象征着时光的流逝。接着提到“罗帕细弹鲛泪”,用罗帕轻轻抚弄着鲛泪,暗示着悲伤的情绪。然后描绘出温暖潮湿的蝉声,带出一种柔和的夏日意境。接下来的“旧时台榭”,让人回想起往日的欢乐与美好,然而却又无人问津,令人感伤。最后,风雨中的蘼芜和江边的笳鼓声,更加渲染了黄昏时分的惆怅与孤寂。
注释:
- 差池:有些差错或失误的意思,这里暗指情感的曲折。
- 剪愁痕:剪去愁苦的痕迹,意指想要忘却却无法。
- 双燕:春天的燕子,象征着恋爱的甜美与时光的流逝。
- 罗帕:一种丝绸织物,这里象征柔软与温情。
- 鲛泪:鲛鱼的泪,传说中鲛鱼会流泪,象征着悲伤。
- 莺蝶:春天的鸟和蝴蝶,象征着美好与生机。
- 蘼芜:一种植物,常用于形容荒凉的景象。
典故解析:
“罗帕”与“鲛泪”结合在一起,反映了古代文人对悲伤情感的细腻描写。鲛泪常用于文学中象征着深切的哀愁。诗中提到的“旧时台榭”可能指的是过去与恋人欢聚的地方,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咏雩(1911-1968),字子隽,号谦斋,近现代诗人,出生于湖南,后在上海生活。他的诗风多样,既有传统的古诗词风格,也融入了现代的情感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词创作于1943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社会动荡,人民饱受战乱之苦。作者通过对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心绪与苦闷。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惆怅。开篇的“差池不与剪愁痕”道出了恋爱中的无奈,虽然心中满是愁苦,但又无法真正割舍。双燕的来去,寓意着时光的流转和情感的流失,给人一种时光荏苒的感慨。
“罗帕细弹鲛泪”中的“鲛泪”,更是将悲伤的情感形象化,细腻而又真实,让读者能够感同身受。接下来的“香钿暖湿蝉云”,则将读者带入温暖的夏日情境中,既有温柔的回忆,又有淡淡的忧伤。
词中对“旧时台榭”的描写,让人感受到往昔的欢乐,如今却已无人问津,令人倍感惆怅。最后的“风雨蘼芜绿暗,江关笳鼓黄昏”,则通过描绘阴郁的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时代的无奈与个人的悲哀。
整首词在优美的语言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既体现了个人的情感纠葛,也反映了时代的动荡与人们心中的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差池不与剪愁痕:表达出无论怎样努力,心中的愁苦依然挥之不去。
- 双燕去来频:描绘燕子频繁的飞来飞去,象征时光的流逝。
- 罗帕细弹鲛泪:以罗帕轻抚鲛泪,形象化悲伤的情感。
- 香钿暖湿蝉云:描绘温暖的夏日气息,充满情感的细腻。
- 旧时台榭:引发对往日欢乐的怀念。
- 谁家莺蝶,又簇歌尘: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追忆,然而已成过往。
- 风雨蘼芜绿暗:营造出一种阴郁的自然背景,增添孤独感。
- 江关笳鼓黄昏:描绘黄昏的笳鼓声,象征着生活的无奈与孤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增强情感表现。
- 拟人:赋予燕子、蝉等生物以情感,增加诗的生动性。
- 对仗:如“旧时台榭,谁家莺蝶”,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过往情感的追忆与惆怅,反映了个人在动荡时代中的无奈与孤独。通过细腻的意象与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心中深藏的情感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双燕:象征爱情与时光。
- 鲛泪:象征悲伤与无奈。
- 香钿与蝉:代表温暖与柔情。
- 台榭:象征过去的欢乐与美好。
- 蘼芜:象征荒凉与孤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差池不与剪愁痕”中的“差池”指什么?
A. 错误
B. 快乐
C. 忧伤 -
“双燕去来频”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时光流逝
C. 孤独 -
诗中提到的“鲛泪”象征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答案:
- A. 错误
- B. 时光流逝
- B. 悲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达对往事的怀念与无奈,展现女性在动荡时代的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以更为豪放的笔调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词鉴赏与分析》
- 《黄咏雩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