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
时间: 2025-02-04 15:32:1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秋雨初霁徙倚门外有作
三十馀年此结庐,
客来不用笑迂疏。
前身已预兰亭会,
老眼曾窥禹穴书。
浮瓮社醅香出屋,
登场秋稼穗盈车。
萧萧蓬鬓虽衰矣,
追逐乡邻尚有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隐居生活后,依然保持着对乡邻的关心和对生活的热爱。即使老态龙钟,作者也不以此为惭愧,反而以参加兰亭会、窥探古书为荣,展现出他对文化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秋天的丰收和酒香四溢,令他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尽管自己已是白发苍苍,但与邻里之间的亲密关系依然存在,心中充满余温。
注释
- 兰亭会:指东晋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文人雅集,展示了文人间的友谊与才华。
- 禹穴:指大禹治水的传说,象征着古代的智慧与文化。
- 浮瓮:指盛酒的器具,寓意着美酒与欢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宋代著名诗人,字务观,号放翁。他的诗歌以豪放、清新著称,作品深受后世喜爱。陆游一生经历了多次战乱,深感国家忧患,故其诗中常流露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陆游晚年,正值秋天,雨后初晴,他在自家门前倚靠,感慨人生。在经历了许多风雨后,他依然保持乐观的心态,关注周围的生活,体现了他对乡土的深厚感情。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陆游在晚年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尽管岁月流逝,身体衰老,但内心的热情与对生活的热爱却丝毫未减。诗中开头“客来不用笑迂疏”,表明他对来访者的宽容和对自己简朴生活的自信。接下来的两句提到兰亭会和禹穴书,既展示了他对文化的追求,也反映了他望古追今的情怀。
“浮瓮社醅香出屋,登场秋稼穗盈车”描绘了丰收的喜悦,酒香四溢,生活的美好与富足感在此刻显得尤为明显。最后两句“萧萧蓬鬓虽衰矣,追逐乡邻尚有馀”则深刻反映了他对人际关系的珍视,尽管已是白发苍苍,仍然心系乡邻,情感真挚而温暖。
陆游的诗中常有对人生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这首诗正是其精神的体现。通过对秋雨初霁后的自然景象描写,及对人际关系的关注,诗人展现出一种淡泊明志、乐观向上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三十馀年此结庐:三十多年来我在这里安居。
- 客来不用笑迂疏:客人来访时不必嘲笑我生活的简单。
- 前身已预兰亭会:我曾参加过兰亭的雅集。
- 老眼曾窥禹穴书:我老眼曾读过关于禹的书籍。
- 浮瓮社醅香出屋:酒香从屋内飘出。
- 登场秋稼穗盈车:秋天的稻子丰收,车上满载着稻穗。
- 萧萧蓬鬓虽衰矣:虽然我已白发苍苍。
- 追逐乡邻尚有馀:与乡邻们的往来依然让我感到幸福。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浮瓮社醅”和“登场秋稼”,形成呼应。
- 象征:兰亭会象征文人雅集,禹穴书象征古代智慧。
主题思想:这首诗探讨了人生的价值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人际交往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秋雨:象征着洗涤与清新,代表了时光的流逝与新的开始。
- 兰亭会:象征文人精神与雅集中所产生的友谊与文化交流。
- 社醅:象征着丰收的喜悦与生活的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陆游
C. 李白
D. 白居易 -
“前身已预兰亭会”中的“兰亭会”指的是什么? A. 一次宴会
B. 一次文人聚会
C. 一次军事会议
D. 一次节日庆典 -
诗中提到的“浮瓮社醅”代表了什么? A. 酒的香气
B. 诗人的孤独
C. 自然的美丽
D. 乡邻的关系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陆游的《秋雨初霁》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描绘了宁静的自然与内心的感悟。陆游更关注人际关系与生活的美好,王维则更强调自然的和谐美。两者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表达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