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过南庄呼村老与饮示以诗二》
时间: 2025-01-27 03:23: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舟过南庄呼村老与饮示以诗二
陆游
玄云吞落日,大风东北起。
隔林鸣两鸠,当道行众螘。
晴来未三日,雨候乃复尔。
我场何时乾,嘉谷在泥涬。
丰凶岁所有,游惰古所耻。
努力教子孙,天公终可倚。
白话文翻译
厚厚的乌云吞没了落日,狂风从东北方向刮来。
隔着树林,听到两只鸳鸯在鸣叫,路旁却是蚂蚁横行。
晴天来得不久,三天后又要下雨。
我的田地何时才能干燥,丰收的谷物却埋在泥泞中。
丰饶与歉收在于岁月的变迁,游手好闲是古人所鄙视的。
我努力教导子孙,天公终究会眷顾我们的。
注释
- 玄云:深黑色的云,形容乌云密布。
- 吞落日:形象地描绘了乌云遮住了落日的情景。
- 鸣两鸠:两只鸳鸯在叫声,象征宁静的自然。
- 众螘:众多的蚂蚁,暗示田间繁忙的景象。
- 晴来未三日:晴天还未过三天,又要下雨。
- 嘉谷:丰收的谷物。
- 游惰:游手好闲,指懒散的生活态度。
- 教子孙:教育后代,强调责任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一生大部分时间都在为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奔波,作品多涉及爱国、抒怀、田园等主题,语言通俗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陆游晚年时写的,反映了他对于自然变化和农事的关注,以及对后代教育的重视。陆游生于战乱时期,经历了北宋灭亡和南宋建立,他深知丰收的重要,故在诗中表达了对天公的依赖与期待。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自然现象与农田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开头两句以“玄云吞落日,大风东北起”描绘了乌云与狂风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的威力和不安定性,暗示着农田的困境与未来的不确定。接着,诗人通过“隔林鸣两鸠,当道行众螘”,呈现了宁静与繁忙的对比,表明在自然的喧嚣中,生活的另一面仍在继续。
“晴来未三日,雨候乃复尔”进一步强调了气候的不稳定,诗人对田地干燥的渴望与无奈,反映出农人的辛劳与对自然的依赖。随后的“丰凶岁所有,游惰古所耻”,则体现了陆游对懒惰生活的反感,他认为丰收与歉收是岁月带来的结果,而游手好闲则是对祖先精神的背弃。
最后,诗人以“努力教子孙,天公终可倚”结束,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信心。对于孩子的教育,诗人寄予厚望,认为只要努力,天公就会眷顾他们。这不仅是对农事的期盼,更是对后代的责任感与希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玄云吞落日:刻画了乌云密布,光明被吞没的阴暗景象。
- 大风东北起:预示着恶劣天气的来临。
- 隔林鸣两鸠:自然中仍有生机,宁静的鸳鸯鸣叫,形成鲜明对比。
- 当道行众螘:田地里的蚂蚁在忙碌,象征着农事的繁忙。
- 晴来未三日:对天气变化的感叹,显示出对农作物生长的焦虑。
- 雨候乃复尔:雨水的到来,让人对未来的丰收感到无奈。
- 我场何时乾:对田地干燥的渴望,暗示着农业的困难。
- 嘉谷在泥涬:丰收的希望被泥泞埋没,令人失望。
- 丰凶岁所有:丰收与歉收皆由时间而定,强调自然规律。
- 游惰古所耻:对于懒惰的生活态度的批判。
- 努力教子孙:提出教育子孙的重要性。
- 天公终可倚:表达对未来的乐观与希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玄云吞落日”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丰凶岁所有,游惰古所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天公终可倚”,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自然、农田的关切,以及对教育后代的重视。通过对天气与农事的描写,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责任感与乐观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玄云:象征着困扰与不安的环境。
- 落日:代表着光明与希望的消逝。
- 鸳鸯:象征和谐与宁静的生活。
- 众螘:表达农田的忙碌与生命的力量。
- 雨:象征变化与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玄云吞落日”中“吞”的意思是? A. 吞食
B. 吞没
C. 吞声 -
诗中提到的“游惰”是指什么? A. 努力工作
B. 游手好闲
C. 旅游 -
“努力教子孙,天公终可倚”中的“天公”指的是什么? A. 天气
B. 上天
C. 自然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陆游的《舟过南庄》与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二者都反映了对自然的描写与对生活的思考,但陆游更侧重于田园与农事,白居易则更加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与人情冷暖。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陆游诗文全集》
- 《宋代诗词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