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古岩寺
作者: 吴龙翰 〔宋代〕
原文展示:
古岩灵迹异,故故兀吟鞍。
石溜溅棋湿,松风冱笛寒。
露华僧衲重,曙色佛灯残。
白社开何日,谈经上石坛。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古老的岩石寺庙中的灵异景象,诗人孤独地吟唱着,仿佛回忆往昔。石上的水流溅湿了棋盘,松树间的风吹来,似乎在演奏寒冷的笛音。露水在晨曦中映照着僧人的衣袍,清晨的光线下佛灯的光芒也显得微弱。何时才能在这里参与白社的聚会,与众人一起在石坛上讨论经文呢?
注释:
- 古岩: 古老的岩石,象征着历史和宁静。
- 兀吟: 孤独地吟唱,表现出一种孤独和回忆的情绪。
- 石溜: 石头上流淌的水,象征自然的灵动。
- 棋湿: 因水而湿,暗示棋局的无常和人事的变化。
- 冱笛寒: 冷风中的笛声,传达了一种清冷孤寂的感觉。
- 露华: 露水的光华,象征清晨的宁静。
- 僧衲重: 僧人的法衣沉重,象征对信仰的坚守。
- 曙色佛灯残: 清晨的光线下,佛灯的微弱,暗示时间的流逝和宁静的消逝。
- 白社: 指佛教的集会,象征着信仰的交流和分享。
- 谈经上石坛: 在石坛上讨论经文,体现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龙翰,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精细的意象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命运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古岩寺》创作于诗人游历山水之间,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宁静生活的向往。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宗教和自然哲学的关注。
诗歌鉴赏:
《古岩寺》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诗人在古老的岩石寺庙中,感受到自然与宗教的交融。诗的开头“古岩灵迹异”便营造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古老的岩石仿佛蕴藏着历史的灵异。接下来的“故故兀吟鞍”,让人感受到诗人的孤独与沉思,似乎在追忆往昔的岁月。
“石溜溅棋湿”,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细腻和人事的无常。这一意象不仅体现了自然界的变化,也隐喻着人生命运的波折。“松风冱笛寒”则增添了清冷的气氛,松树间的风声如同寒冷的笛声,令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情绪。
接下来“露华僧衲重,曙色佛灯残”,用露水和晨光的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静谧的生活。白社的聚会是对信仰的渴望,诗人希望能在这样的环境中,与他人共同探讨经文,寻求内心的安宁。
整首诗在意象上表现出一种空灵的美,情感上则流露出对孤独、信仰和自然的深切思考,展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古岩灵迹异:古老的岩石中有着神秘的迹象,表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
- 故故兀吟鞍:诗人孤独地吟唱,体现一种对过往的怀念和沉思。
- 石溜溅棋湿:流动的水滴湿了棋盘,象征着变化和不确定。
- 松风冱笛寒:松树间的风吹来,像是寒冷的笛声,增添了孤独感。
- 露华僧衲重:露水映照出僧人的法衣,象征信仰的沉重与坚定。
- 曙色佛灯残:晨光下佛灯微弱,暗示宁静的消逝与时间的流逝。
- 白社开何日:期待参与白社的活动,体现对宗教交流的渴望。
- 谈经上石坛:在石坛上讨论经文,象征着对智慧与信仰的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 用“松风冱笛寒”形象地比喻了孤独的感觉。
- 对仗: 诗的结构工整,意象之间形成对照,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对孤独的思考以及对信仰的渴望。通过对古岩寺的描绘,传达了对灵性生活的追求和对过去的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岩: 代表历史的厚重与宁静。
- 棋湿: 反映人事的变迁与无常。
- 松风: 象征自然的清冷与孤独。
- 露华: 表现晨曦的清新与宁静。
- 白社: 代表信仰的交流与团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古岩灵迹异”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愉悦 B. 孤独 C. 兴奋
-
“石溜溅棋湿”中的“棋”指的是什么? A. 象棋 B. 棋盘 C. 下棋的地方
-
诗人希望在诗中参与什么活动? A. 游玩 B. 讨论经文 C. 听音乐
答案: 1-B, 2-B,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古岩寺》 vs 《静夜思》: 两首诗均表现出孤独与对过往的回忆,但《古岩寺》更加强调对自然和信仰的渴望,而《静夜思》则更多地表达个人思乡之情。
- 《古岩寺》 vs 《登高》: 两者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登高》更侧重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古岩寺》则聚焦于自然与宗教的结合。
参考资料:
- 《宋代诗歌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山水诗的美学与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