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淮南湖》

时间: 2025-02-04 13:32:02

黄尘茫茫北风起,黄芦萧萧日色死。

百万征夫血怒流,点污淮南一湖水。

向来失著图中原,一朝此地化为边。

养兵百年不用力,将军金印惭空悬。

南湖南湖君莫渡,万仞山高鬼门户。

夜夜青燐照断蓬,训狐自载髑髅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淮南湖
作者:吴龙翰 〔宋代〕

黄尘茫茫北风起,
黄芦萧萧日色死。
百万征夫血怒流,
点污淮南一湖水。
向来失著图中原,
一朝此地化为边。
养兵百年不用力,
将军金印惭空悬。
南湖南湖君莫渡,
万仞山高鬼门户。
夜夜青燐照断蓬,
训狐自载髑髅舞。

白话文翻译

一片黄尘茫茫,北风呼啸而起,
黄芦萧条,阳光暗淡如死。
百万征夫的鲜血愤怒地流淌,
染污了淮南这一湖水。
往日的美好图景已不再,
一朝之间,这里化为边疆。
养兵百年却无所作为,
将军的金印空悬,令人羞愧。
南湖南湖,你可不要渡过,
高耸的山峦如鬼的门户。
夜夜青光闪烁,照亮破碎的蓬草,
以狐为师,载着骷髅舞蹈。

注释

  • 黄尘:指北方的尘土,象征战争的混乱。
  • 黄芦:指生长在湖边的芦苇,表示荒凉。
  • 百万征夫:比喻众多的士兵,反映战争的惨烈。
  • 金印:象征权力与地位,隐喻将军的无能。
  • 青燐:青色的磷火,常用于描绘阴森的环境。
  • 髑髅舞:暗指死亡与悲惨的战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龙翰,宋代诗人,以其慷慨激昂的诗风著称。吴龙翰的诗歌多描写战争、边疆和国家的沧桑,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一个动荡的时代,诗人目睹了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苦难,表达了对战争的控诉和对士兵无辜牺牲的同情。

诗歌鉴赏

《过淮南湖》是一首充满悲壮气息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反映了战争带来的破坏与无情。首联“黄尘茫茫北风起”,开篇即以广阔的视野展现了北方战争的动荡,给人一种压迫感。接下来的“百万征夫血怒流”,更是直接将目光聚焦到士兵的血泪与牺牲,传达出强烈的愤怒和悲痛。

诗中“养兵百年不用力,将军金印惭空悬”反映了对军事将领的不满与无奈,暗指国家的沉沦与无能。这一情绪在后面的描写中愈加深厚,诗人以“南湖南湖君莫渡”警告国家的统治者不要轻易干预南方事务,暗含对国家未来的忧虑和对边疆动荡的无奈。

整首诗语言凝练,意象鲜明,借用自然景象和历史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深切关怀与对战争的深刻反思。诗的结尾“夜夜青燐照断蓬,训狐自载髑髅舞”更是将悲惨的战争与凶险的自然环境结合在一起,营造出阴森而悲凉的气氛,给人以深刻的思考与警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黄尘茫茫北风起”:

    • 描述北方的战乱,黄尘象征着混乱不堪的战争局面。
  2. “黄芦萧萧日色死”:

    • 自然景色凋零,映衬出战争带来的破坏与荒凉。
  3. “百万征夫血怒流”:

    • 战士们的鲜血流淌,表达出对无辜生命的同情与愤怒。
  4. “点污淮南一湖水”:

    • 一湖清水被鲜血染污,象征着战争对自然与人性的破坏。
  5. “向来失著图中原”:

    • 过去的美好已不复存在,现实变得残酷。
  6. “一朝此地化为边”:

    • 突然之间,安宁的地方变成了边疆,暗示着国家的动荡。
  7. “养兵百年不用力”:

    • 指责统治者未能有效利用资源,导致国家无能。
  8. “将军金印惭空悬”:

    • 金印象征权力,暗示将军的无能与羞愧。
  9. “南湖南湖君莫渡”:

    • 提醒统治者不要轻易干预南方事务,以免引发更大的灾难。
  10. “万仞山高鬼门户”:

    • 高山如鬼门,暗示危险与死亡的威胁。
  11. “夜夜青燐照断蓬”:

    • 夜晚青光照耀,营造出阴森恐怖的氛围。
  12. “训狐自载髑髅舞”:

    • 用骷髅舞象征战争的惨烈与死亡的阴影。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百万征夫血怒流”把士兵的鲜血比作怒流,形象而生动。
  • 拟人:如“日色死”,赋予了自然以人的特征,增强了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如“黄尘茫茫北风起,黄芦萧萧日色死”,整齐的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本诗深刻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国家的动荡和统治者的无能,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生命的珍视,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战争的控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尘:象征战争与混乱。
  • 黄芦:荒凉与凋零的自然景象。
  • 鲜血:无辜生命的象征,代表牺牲。
  • 金印:权力的象征,暗示无能的统治者。
  • 青燐:恐怖与死亡的象征。
  • 骷髅:死亡与战争的直接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百万征夫血怒流”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士兵的崇敬
    B. 对战争的愤怒与悲伤
    C. 对自然的赞美
    D. 对和平的向往

  2. 诗中提到的“金印”象征什么? A. 财富
    B. 权力与地位
    C. 战争的胜利
    D. 农民的辛勤

  3. 诗的结尾“髑髅舞”意在表达? A. 和平的希望
    B. 战争的惨烈与死亡的阴影
    C. 对生活的热爱
    D. 对未来的憧憬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望》 杜甫
  • 《登高》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与《过淮南湖》同样表达了对国家破败的忧虑,但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感受,后者则更加强调战争的惨烈与士兵的牺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 《古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