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居 七》

时间: 2025-01-27 03:32:11

秋千院落月如钩,为爱花荫懒上楼。

露湿红渠波底袜,自拈罗带淡蛾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东居 七 苏曼殊 〔近代〕 秋千院落月如钩,为爱花荫懒上楼。 露湿红渠波底袜,自拈罗带淡蛾羞。

白话文翻译:

秋千在院落中轻轻摇摆,月光如钩般挂在天空。因为喜爱花荫下的宁静,懒得登上楼去。露水湿润了红色的荷花,仿佛波底的袜子也被打湿。自己轻轻地捻着罗带,淡淡的蛾眉带着羞涩。

注释:

  • 秋千:一种游戏设施,通常由绳子和木板组成,供人荡来荡去。
  • 月如钩:形容月亮像钩子一样弯曲。
  • 花荫:花木的阴影下。
  • 红渠:红色的荷花。
  • 波底袜:比喻露水打湿的地面,如同袜子一样。
  • 罗带:丝质的带子。
  • 淡蛾:淡雅的眉毛,这里指女子的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曼殊(1884-1918),近代诗人、画家,原名苏戬,字子谷,后改名玄瑛,号曼殊,广东香山(今中山)人。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风格清新脱俗,语言优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在秋千院落中的闲适与羞涩情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体验。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首句“秋千院落月如钩”,以月如钩的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次句“为爱花荫懒上楼”,表达了诗人对花荫下宁静的喜爱,以及对上楼的懒散态度,体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后两句“露湿红渠波底袜,自拈罗带淡蛾羞”,通过对露水和罗带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羞涩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感捕捉。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近代诗歌作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秋千院落月如钩”:这句诗通过“月如钩”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秋夜的月亮,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静谧。
  2. “为爱花荫懒上楼”: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花荫下宁静的喜爱,以及对上楼的懒散态度,体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
  3. “露湿红渠波底袜”:这句诗通过“露湿”和“波底袜”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露水打湿荷花和地面的情景,增强了诗的视觉感受。
  4. “自拈罗带淡蛾羞”:这句诗通过对“罗带”和“淡蛾”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羞涩情感,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细节的敏感捕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月如钩”、“波底袜”等,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感染力。
  • 拟人:如“懒上楼”,赋予了诗人以人的情感和行为。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体验,展现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羞涩情感。

意象分析:

  • 月如钩:象征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静谧。
  • 花荫:象征宁静和美好。
  • 露湿红渠:象征自然的清新和细腻。
  • 罗带淡蛾:象征女性的柔美和羞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月如钩”形容的是什么? A. 月亮 B. 钩子 C. 秋千 D. 花荫
  2. “为爱花荫懒上楼”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忧郁 B. 懒散 C. 兴奋 D. 羞涩
  3. “露湿红渠波底袜”中的“波底袜”比喻的是什么? A. 露水 B. 荷花 C. 地面 D. 罗带
  4. “自拈罗带淡蛾羞”中的“淡蛾”指的是什么? A. 淡雅的眉毛 B. 淡雅的花 C. 淡雅的月亮 D. 淡雅的秋千

答案:1. A 2. B 3. C 4.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同样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个人情感的细腻体验。
  •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诗词对比:

  • 苏曼殊的《东居 七》与苏轼的《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苏曼殊的诗更加注重细节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曼殊诗集》:收录了苏曼殊的诗歌作品,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近代诗歌选》:收录了多位近代诗人的作品,可以进行比较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