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德甫席上作次韵二首》

时间: 2025-05-16 06:46:22

世界重重一网中,澄溪上下见天容。

不知万丈寒光底,却到青冥是几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日出德甫席上作次韵二首》

世界重重一网中,
澄溪上下见天容。
不知万丈寒光底,
却到青冥是几重。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这个重重叠叠的世界里,仿佛被一张巨网所困,清澈的溪水在上下流动,映出天空的容颜。
我不知道那万丈寒光之下,究竟有多少层青冥的深邃。


注释

字词注释:

  • 重重:层层叠叠,表示复杂而多重的意思。
  • 一网中:比喻被困在一个复杂的环境或局势中。
  • 澄溪:清澈的溪水。
  • 天容:天空的面貌或形象。
  • 万丈寒光:形容光芒万丈,且带有寒冷的气息。
  • 青冥:形容深邃的天空或宇宙,常用来表达天空的浩瀚。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青冥”一词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形容天空的深邃与空旷,体现了古人对宇宙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字承道,号清越,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他以擅长山水诗和寓意诗著称,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德甫的席上创作的,表明了诗人在聚会时的即兴创作,可能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李弥逊的《日出德甫席上作次韵二首》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邃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感悟。开头一句“世界重重一网中”便引人入胜,仿佛将读者带入一个被束缚的空间,暗示了人生的复杂与无奈。而“澄溪上下见天容”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清澈的溪流与蔚蓝的天空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心中对自由与美好的向往。

接下来,诗人以“不知万丈寒光底”引入对宇宙的思考,万丈的光辉之下,隐藏着多少未知的奥秘。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暗示了人生的深邃与复杂,让人不禁思索存在的意义。最后一句“却到青冥是几重”一方面呼应前面的“寒光”,另一方面又引出了对天空无尽深度的探讨,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哲学思考。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既有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也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李弥逊作为宋代诗人的独特视角与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界重重一网中:描绘出复杂的世界,给人一种被困的感觉。
  2. 澄溪上下见天容:清澈的溪水上面映出天空的影像,象征着自然与心灵的联结。
  3. 不知万丈寒光底:对宇宙和生命深邃的思考,表达了对未知的敬畏。
  4. 却到青冥是几重:问及天空的奥秘,暗示了人生的多重性和无限可能。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世界比作一张网,强调复杂性。
  • 对仗:如“澄溪上下”与“万丈寒光”形成对称,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索生命的复杂与自然的美,表达人对自由、对未知的向往与思考。这种思考超越了个人的局限,指向了更广阔的宇宙。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网”:象征困境,暗示人们在生活中的束缚。
  • “澄溪”:象征清澈与纯净,代表心灵的渴望与自然的美。
  • “寒光”:象征着宇宙的冷漠与深邃,反映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 “青冥”:象征广阔的天空,代表希望与自由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世界重重一网中”是什么意思?
    A) 表达对自然的赞美
    B) 形容生活的复杂与困境
    C) 描述溪水的清澈

  2. 诗的意象“澄溪”主要象征什么?
    A) 纷扰的生活
    B) 纯净与美好
    C) 深邃的思索

  3. 诗中的“万丈寒光”是指什么?
    A) 太阳的光芒
    B) 宇宙的深邃与神秘
    C) 生活的温暖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探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王维的《鹿柴》: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与思索。

诗词对比:

  • 比较李弥逊与王维的作品,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李弥逊更强调对生活复杂性的思考,而王维则更注重心灵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李弥逊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