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下曲》

时间: 2025-01-10 23:05:43

北风鸣晚角,雨雪塞云低。

烽举战军动,天寒征马嘶。

出营红旆展,过碛暗沙迷。

诸将年皆老,何时罢鼓鼙。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北风鸣晚角,雨雪塞云低。
烽举战军动,天寒征马嘶。
出营红旆展,过碛暗沙迷。
诸将年皆老,何时罢鼓鼙。

白话文翻译:

北风吹响了夜晚的号角,雨雪交加,云层低垂在边塞上。烽火台上点燃了烽火,战军随之活动,天寒地冻,征战的马匹嘶鸣不止。出营时红色的旗帜在风中展开,穿过沙漠时暗淡的沙尘令人迷失方向。所有的将领都已年迈,究竟何时才能停止战斗的鼓声和号角?

注释:

字词注释:

  • :发出声音,这里指号角的声音。
  • 晚角:晚上的号角,用于传递信号。
  • :烽火台,用于传递敌情。
  • 鼓鼙:指鼓和战鼓,象征战争。

典故解析:

  • 烽火:古代用烽火传递紧急军事信息的方式。烽火台是古代边防的重要设施。
  • 红旆:指红色的旗帜,古代军队常用红色标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丁棱,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边塞诗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边疆的战争与艰苦生活,风格豪迈,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边疆多战之际,诗人通过描写寒冷的冬季边塞景象,表现了士兵的苦闷与战斗的无奈,反映了战争对人们身心的摧残。

诗歌鉴赏:

《塞下曲》是丁棱的一首边塞诗,生动地描绘了北方边境的严寒,及士兵在战火中无尽的疲惫和对和平的渴望。诗的开头以“北风鸣晚角”引入,给人一种孤寂、寒冷的感觉,夜晚的号角声在风中回荡,似乎在召唤着战士们走向战斗。接下来的“雨雪塞云低”描绘了恶劣的天气,增强了环境的压迫感。

然后,诗人用“烽举战军动”来表现战争的紧迫,烽火的升起意味着敌情紧急,战士们必须随时准备出征。然而,尽管战士们在寒冷中嘶鸣的马匹和展开的红旆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却也隐约透出一种无奈与悲凉。“诸将年皆老”一句最为触动人心,年华的流逝使得这些曾经英勇的将领渐渐衰老,他们对战争的厌倦与对和平的渴望在此句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整首诗通过对边塞的细腻描写,传达出诗人对战争的批判与对士兵命运的关怀,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悲悯之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风鸣晚角:北风呼啸,号角在深夜中响起,预示着即将发生的战斗。
  2. 雨雪塞云低:天气恶劣,雨雪交加,云层低垂,营造出阴郁的气氛。
  3. 烽举战军动:烽火被点燃,战士们随之出动,显示出紧迫的战争形势。
  4. 天寒征马嘶:寒冷的天气使得征战的马匹发出嘶鸣,反映出战斗的艰苦。
  5. 出营红旆展:军队出营时,红色的军旗在风中展翅,象征着即将展开的战斗。
  6. 过碛暗沙迷:穿过沙漠时,沙尘弥漫,士兵们在困惑中迷失方向。
  7. 诸将年皆老:所有的将领都已年迈,时间的流逝令他们疲惫不堪。
  8. 何时罢鼓鼙:不禁发问,什么时候才能停止这无尽的战争与战斗的号角声?

修辞手法:

  • 拟人:如“雨雪塞云低”,将自然现象赋予情感,使气氛更加生动。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形成对称,增加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争的无奈与对和平的渴望,描绘了边疆士兵在寒冷与困境中坚守的艰辛,反映出诗人对士兵命运的深切关怀与对战争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北风:象征着严酷的环境和战争的迫切。
  • 烽火:代表战争、动乱和紧急的军事行动。
  • 红旆:象征军队的勇敢和士气。
  • 老将:体现时间的流逝和士兵的疲惫。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 北风鸣晚角,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愉
    B. 寂寥与无奈
    C. 振奋
    D. 平静

  2. 填空题: “诸将年皆老,何时罢鼓鼙。”中的“年皆老”反映了士兵们的__

  3. 判断题: “雨雪塞云低”中,雨雪的描写表现了边塞的温暖气候。 (对/错)

答案:

  1. B
  2. 疲惫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高适《别董大》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诗词对比:

  • 丁棱的《塞下曲》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两者均描绘了边塞的壮丽与士兵的艰辛,但《登鹳雀楼》更侧重于壮观的自然景色与人生哲理,而《塞下曲》则更直接反映战争的苦痛与士兵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研究》
  • 《唐代边塞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