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未元夕坐有用东坡上元韵二首》
时间: 2025-01-11 23:56: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乙未元夕坐有用东坡上元韵二首
作者:胡铨
漫云学佛意何曾,且伴西邻正觉僧。
莫言酒狂刚止酒,且来灯下看传灯。
人言星近如堪摘,谁谓天高不可升。
见说燧人初改火,固知将圣信多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首先,作者提到自己并非真的在追求佛学的意图,而是希望与身边的高僧为伴。接着,他劝慰自己不要因为喝酒而感到狂妄,还是在灯下欣赏佛教的传灯仪式。有人说星星近得可以摘下,然而谁又能说天空高得不可攀登呢?最后,提到燧人氏首次掌握生火的技艺,说明有智慧的人总能找到方法去实现信仰与能力。
注释:
- 漫云:随意地说。
- 学佛意:学习佛教的心境或意图。
- 西邻:旁边的僧人。
- 正觉僧:指真正觉悟的僧人。
- 莫言:不要说。
- 酒狂:喝酒后表现出狂妄的状态。
- 灯下看传灯:在灯光下观赏传承佛法的仪式。
- 燧人:传说中掌握火的先人。
- 信多能:有信仰的人通常更有能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胡铨(生卒年不详)是宋代的一位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哲理和日常生活为题材。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元宵节的晚上,诗人坐在灯下,思考人生与信仰的关系,通过对佛教和科学的思考反映出对人类智慧与能力的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元宵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诗的开头以“漫云”引入,显得随意而不拘束,给人一种轻松的氛围。作者将自己的思考与佛教哲学结合,表现出对生命和信仰的深刻思考。诗中提到的“酒狂”表现了人对于感官享受的放纵和对自我控制的反思,显露出一丝自省的情绪。
在“人言星近如堪摘”一句中,诗人用星星的比喻,反映了人类对理想与目标的追求,即使在高处,也要勇敢攀登。最后的“见说燧人初改火”则是对人类智慧的赞美,强调通过信仰与努力,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好的未来。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人生的感慨,也有对人类智慧与信仰的赞美,值得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漫云学佛意何曾:随意地说,是否真的有学习佛教的意图?
- 且伴西邻正觉僧:不如与旁边真正觉悟的僧人作伴。
- 莫言酒狂刚止酒:不要说喝醉之后的狂妄,刚才才停下喝酒的行为。
- 且来灯下看传灯:不如在灯下欣赏传灯的仪式。
- 人言星近如堪摘:有人说星星近得可以摘下。
- 谁谓天高不可升:谁又说天空高得无法攀登呢?
- 见说燧人初改火:听说燧人氏最初掌握了火的技艺。
- 固知将圣信多能:所以知道有信仰的人通常更有能力。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星近如堪摘”比喻理想与目标的可达性。
- 对仗:如“酒狂”与“传灯”形成对比,反映不同的人生态度。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佛教和科学的探讨,表达了作者对信仰与智慧的理解,强调每个人都能通过努力与信仰来提升自己,实现理想。
意象分析:
- 灯:象征智慧和启迪,代表了对知识和真理的追求。
- 星:象征理想与目标,代表人类对未知的探索。
- 酒:代表感官享受,反映人对生活的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胡铨
C. 李白
D. 杜甫 -
“漫云学佛意何曾”中的“漫云”是什么意思? A. 认真地
B. 随意地
C. 深思熟虑地
D. 难以理解地 -
诗中提到的“燧人”指的是? A. 掌握火的先人
B. 学习佛法的人
C. 书法家
D. 高僧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同样描绘了自然与人类情感的关系。
- 《静夜思》 by 李白:探讨人对生活的感悟与思乡之情。
诗词对比:
- 胡铨的这首诗与苏轼的《水调歌头》在主题上都有对理想的探讨,但胡铨更侧重于哲学思考,而苏轼则更强调人生的情感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涵盖了宋代重要诗人的作品,提供背景和解读。
- 《古诗词鉴赏》:关于诗词的分析和技巧,适合想深入研究古诗词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