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岳阳陈倅秩满还朝八首》

时间: 2025-04-27 19:35:59

少陵不作威,恐堕趋走中。

而今巴丘吏,所遭更途穷。

力绵何以振,敢意鄠县功。

慨叹薛长史,谁其继商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少陵不作威,恐堕趋走中。而今巴丘吏,所遭更途穷。力绵何以振,敢意鄠县功。慨叹薛长史,谁其继商风。

白话文翻译:

杜甫不显威严,恐怕会陷入忙碌的奔波之中。如今巴丘的官员,所遭遇的更是道路的尽头。力量微薄如何振奋,怎敢奢望像鄠县那样的功绩。感慨薛长史,谁能继承他的商风。

注释:

  • 少陵:指杜甫,因其自称“少陵野老”。
  • 不作威:不显威严,指杜甫为人谦和。
  • 恐堕趋走中:恐怕会陷入忙碌的奔波之中。
  • 巴丘吏:指巴丘地区的官员。
  • 途穷:道路的尽头,比喻困境。
  • 力绵:力量微薄。
  • 鄠县功:指杜甫在鄠县(今陕西户县)的政绩。
  • 薛长史:指薛稷,唐代官员,以清廉著称。
  • 商风:指清廉的政治风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廖行之,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看出其对时政的关注和对清廉政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官员困境的同情和对清廉政治的向往,通过对杜甫和薛长史的提及,表达了对过去清廉政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杜甫和薛长史的提及,表达了对过去清廉政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诗中“少陵不作威,恐堕趋走中”一句,既表达了对杜甫谦和性格的赞赏,也隐含了对现实官员忙碌而无为的批评。“而今巴丘吏,所遭更途穷”则直接指出了当时官员面临的困境。最后两句“慨叹薛长史,谁其继商风”则是对清廉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希望有人能继承薛长史的清廉风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少陵不作威,恐堕趋走中:杜甫不显威严,恐怕会陷入忙碌的奔波之中。这里既表达了对杜甫谦和性格的赞赏,也隐含了对现实官员忙碌而无为的批评。
  • 而今巴丘吏,所遭更途穷:如今巴丘的官员,所遭遇的更是道路的尽头。这里直接指出了当时官员面临的困境。
  • 力绵何以振,敢意鄠县功:力量微薄如何振奋,怎敢奢望像鄠县那样的功绩。这里表达了对自身力量的无奈和对过去政绩的怀念。
  • 慨叹薛长史,谁其继商风:感慨薛长史,谁能继承他的商风。这里是对清廉政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不满,希望有人能继承薛长史的清廉风气。

修辞手法:

  • 比喻:“恐堕趋走中”比喻官员忙碌而无为的状态。
  • 对仗:“少陵不作威”与“而今巴丘吏”形成对比,突出了时代的变迁和官员的困境。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杜甫和薛长史的提及,表达了对过去清廉政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不满,希望有人能继承清廉风气,改变当时的政治现状。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少陵:杜甫的别称,象征谦和与清廉。
  • 巴丘吏:象征当时的官员。
  • 途穷:象征困境。
  • 薛长史:象征清廉的政治风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少陵”指的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王维 D. 白居易

  2. “途穷”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道路的尽头 B. 官员的困境 C. 清廉的政治风气 D. 忙碌的奔波

  3. 诗中提到的“薛长史”是谁? A. 薛稷 B. 薛涛 C. 薛嵩 D. 薛能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清廉政治的向往。
  • 薛稷的《清廉颂》:赞颂清廉的政治风气。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与廖行之的《送岳阳陈倅秩满还朝八首》:两者都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清廉政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廖行之的诗作,可进一步了解其诗歌风格。
  • 《杜甫诗选》:收录了杜甫的诗作,可了解其谦和的性格和清廉的政治理念。
  • 《薛稷诗集》:收录了薛稷的诗作,可了解其清廉的政治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