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花阴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满城风雨无端恶。
孤负登高约。
佳节若为酬,
盛与歌呼,
胜却秋萧索。
菊花旋摘揉青萼。
满满浮杯杓。
老鬓未侵霜,
醉里乌纱,
不怕风吹落。
白话文翻译:
满城的风雨无端令人心烦,
却辜负了我登高的约定。
如果佳节是为了酬谢,
那就尽情欢唱吧,
胜过了秋天的萧索。
菊花被旋转着摘下,揉成青萼。
酒杯满满地盛着,
我白发尚未沾霜,
醉酒中佩戴着乌纱,
不怕风吹得它掉落。
注释:
- 满城:指整个城市。
- 风雨无端恶:形容天气恶劣,风雨不断。
- 孤负:辜负、错过。
- 佳节:美好的节日。
- 盛与歌呼:尽情地欢唱。
- 菊花旋摘揉青萼:菊花被摘下,揉成青色的叶子。
- 满满浮杯杓:酒杯盛满。
- 老鬓未侵霜:老发尚未变白。
- 醉里乌纱:醉酒中仍然戴着官帽。
- 不怕风吹落:不怕风把帽子吹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字子翰,号醉花阴,生于宋代,擅长诗词,尤以词作闻名。其作品常以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意象著称,融入了个人的生活体验与社会的变迁,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创作背景:
《醉花阴》创作于一个佳节时分,诗人面对着风雨如晦的天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它反映了诗人在面对外界环境的影响时,仍然希望借助欢庆来驱散内心的忧郁,展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诗歌鉴赏:
《醉花阴》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的诗,诗人在风雨中展现出一种对美好节日的向往与珍惜。诗的开篇以“满城风雨无端恶”引入,直面风雨的恶劣,随后转入对佳节的期待,这种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张力。诗人在面对风雨的孤寂时,仍然抱有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佳节的渴望,显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盛与歌呼,胜却秋萧索”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欢庆的渴望,欢声笑语胜过秋日的萧索,传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热爱。接下来的“菊花旋摘揉青萼”,则显示了诗人在这样的节日中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菊花象征着坚韧与高洁,正如诗人的精神追求。
整首诗在欢庆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尤其是“老鬓未侵霜,醉里乌纱”,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但又不失洒脱的态度。即使岁月无情,诗人依然能在醉酒中找到一种解脱与自由,不惧风雨的侵扰。整体来看,这首诗既有对生活的热爱,也有对生命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特的视角。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满城风雨无端恶:描绘了一个阴雨连绵的城市,给人一种愁苦的氛围。
- 孤负登高约:表达了诗人对约定的失落感。
- 佳节若为酬:若佳节是为了庆祝,便应尽情欢唱。
- 盛与歌呼:生动描绘了热闹的场景,表现出欢庆的情绪。
- 胜却秋萧索:与秋天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
- 菊花旋摘揉青萼:表现出对自然美的享受。
- 满满浮杯杓:酒杯盛满,象征欢乐。
- 老鬓未侵霜:表现出诗人对自己年龄的自省。
- 醉里乌纱:醉酒中仍戴着官帽,带有一丝自嘲。
- 不怕风吹落:暗示对外界干扰的无畏,体现出一种洒脱。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将“风雨”与“佳节”进行对比,增强情感的对立。
- 比喻:用“菊花”象征高洁的品格。
- 拟人:风雨似乎具有了无情的恶意。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尤其是在逆境中仍然追求美好,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洒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风雨:象征外界的困扰与不安。
- 佳节:象征欢乐与团聚。
- 菊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酒杯:象征庆祝与享受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满城风雨无端恶”所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忧愁
C. 兴奋
D. 愤怒 -
诗中提到的“佳节”主要指什么? A. 一年四季
B. 传统节日
C. 生日
D. 家庭聚会 -
诗人如何看待时间的流逝? A. 愤怒
B. 无奈但洒脱
C. 忽视
D. 懊悔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水调歌头》:同样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更多的是对月的思念与离愁。
- 《如梦令》:表达了对爱情的怀念与对时光的流逝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