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上(得凉字)》

时间: 2025-01-11 01:58:47

改席台能迥,留门月复光。

云行遗暑湿,山谷进风凉。

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台上(得凉字)
杜甫

改席台能迥,留门月复光。
云行遗暑湿,山谷进风凉。
老去一杯足,谁怜屡舞长。
何须把官烛,似恼鬓毛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夏季的一个晚上,坐在台上感受到的凉爽和愉悦。席子换到了一个更高的地方,留着门让月光洒进来。云彩的移动带走了暑气,山谷中传来凉风。年纪渐长,饮一杯酒就足够了,谁会在意我频频起舞呢?何必再点上官府的蜡烛,似乎只会让人恼怒白发苍苍。

注释

  • 改席:更换席子,暗示换了一个更好的环境。
  • 留门:开着门,意在让月光透入。
  • 云行:云彩的流动,表示天气的变化。
  • 遗暑:留下的暑气。
  • 进风凉:迎来了凉爽的风。
  • 老去:年纪增长,感叹时光流逝。
  • 谁怜:无人同情。
  • 官烛:指官方的蜡烛,代表着外界的干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一生经历了盛唐的繁华与安史之乱的动乱,诗作涵盖社会各阶层的生活,真实而深刻,风格沉郁,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杜甫晚年,反映他在岁月流逝与社会动荡中的思索与感悟。此时,他的生活困苦,身心疲惫,但仍能在自然中找到一丝安慰。

诗歌鉴赏

《台上(得凉字)》是杜甫在一个夏夜中所作,诗中蕴含着深厚的哲理与情感。开篇即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席子被换到了一个高处,月光透过开着的门洒进来,营造出一种清幽而宁静的气氛。云彩的移动带走了暑气,山谷中送来凉风,给人以自然的享受。

接下来的几句则转入自我反思。随着年岁的增长,诗人意识到饮酒已足够,频频起舞似乎显得多余,流露出对青春的追忆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最后一句提到不必点官烛,暗示着他对官场与世俗的厌倦与无奈,表现出一种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写中,交织着对岁月的感慨与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杜甫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改席台能迥:更换席子,坐的位置更高,象征着视野的开阔。
  2. 留门月复光:开门让月光照进来,营造出静谧的氛围。
  3. 云行遗暑湿:云彩移动,带走了夏日的湿热。
  4. 山谷进风凉:山谷中传来凉爽的风,舒适宜人。
  5. 老去一杯足:年纪大了,饮酒已足够,暗示对往昔的怀念。
  6. 谁怜屡舞长:无人同情自己频频起舞,流露出孤独感。
  7. 何须把官烛:不必再点官府的蜡烛,象征对世俗的拒绝。
  8. 似恼鬓毛苍:感慨白发苍苍,岁月的无情。

修辞手法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云行、山谷的描述让自然更具生命感。
  • 比喻:官烛象征世俗责任的负担,反映诗人的心境。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世俗生活的淡漠。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环境,传达出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 月光:象征清净与宁静,带来思考的空间。
  • 云与风:象征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流动,令人感受到生命的无常。
  • :代表生活的乐趣与对往昔的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留门”指的是什么?

    • A. 关门
    • B. 开门
    • C. 锁门
    • D. 窗户
  2. “何须把官烛”意指什么?

    • A. 点蜡烛
    • B. 不再追求官位
    • C. 不需世俗的干扰
    • D. 继续舞蹈

答案

  1. B. 开门
  2. C. 不需世俗的干扰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夜泊牛津》 杜甫

诗词对比

  • 杜甫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擅长描绘自然与人生,但杜甫更注重现实与社会的反映,而李白则倾向于抒发个体情感与豪情。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