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于髡酒谏》

时间: 2025-01-11 10:48:52

赐酒于君,饮不知味。

执法在前,恐惧无既。

当此之时,一斗而醉。

宗族满堂,既孝且悌。

尊卑以亲,少长有齿。

当此之时,二斗而醉。

宾之初筵,跄跄济济。

献酬百拜,升降有礼。

当此之时,三斗而醉。

里闬过从,如兄如弟。

时和岁丰,情怀欢喜。

当此之时,五斗而醉。

朋友往还,讲道求义。

乐事赏心,登山临水。

当此之时,八斗而醉。

男女杂坐,杯觞不记。

灯烛明灭,衣冠倾圯。

当此之时,一石而醉。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淳于髡酒谏 邵雍 〔宋代〕

赐酒于君,饮不知味。执法在前,恐惧无既。当此之时,一斗而醉。宗族满堂,既孝且悌。尊卑以亲,少长有齿。当此之时,二斗而醉。宾之初筵,跄跄济济。献酬百拜,升降有礼。当此之时,三斗而醉。里闬过从,如兄如弟。时和岁丰,情怀欢喜。当此之时,五斗而醉。朋友往还,讲道求义。乐事赏心,登山临水。当此之时,八斗而醉。男女杂坐,杯觞不记。灯烛明灭,衣冠倾圯。当此之时,一石而醉。

白话文翻译

赐酒给君王,饮酒时却不知其味。执法者在旁,心中充满恐惧。在这种情况下,一斗酒就能醉倒。宗族满堂,孝顺且敬爱。尊卑有序,年长者有尊严。在这种情况下,两斗酒就能醉倒。宾客初到筵席,举止庄重。互相敬酒,百拜不失礼。在这种情况下,三斗酒就能醉倒。邻里间往来,亲如兄弟。时世和顺,年岁丰收,心情欢喜。在这种情况下,五斗酒就能醉倒。朋友往来,讨论道义。乐事令人心旷神怡,登山临水。在这种情况下,八斗酒就能醉倒。男女混坐,酒杯不计其数。灯烛忽明忽暗,衣冠不整。在这种情况下,一石酒就能醉倒。

注释

  • 赐酒于君:君王赐予酒。
  • 饮不知味:饮酒时心不在焉,无法品味酒的美味。
  • 执法在前:执法者在旁边监督。
  • 恐惧无既:心中充满恐惧。
  • 宗族满堂:家族成员齐聚一堂。
  • 既孝且悌:孝顺且敬爱。
  • 尊卑以亲:尊卑有序,关系亲近。
  • 少长有齿:年长者有尊严。
  • 宾之初筵:宾客初到筵席。
  • 跄跄济济:举止庄重。
  • 献酬百拜:互相敬酒,百拜不失礼。
  • 升降有礼:举止有礼。
  • 里闬过从:邻里间往来。
  • 如兄如弟:亲如兄弟。
  • 时和岁丰:时世和顺,年岁丰收。
  • 情怀欢喜:心情欢喜。
  • 朋友往还:朋友往来。
  • 讲道求义:讨论道义。
  • 乐事赏心:乐事令人心旷神怡。
  • 登山临水:登山临水。
  • 男女杂坐:男女混坐。
  • 杯觞不记:酒杯不计其数。
  • 灯烛明灭:灯烛忽明忽暗。
  • 衣冠倾圯:衣冠不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以理学思想为背景,强调道德修养和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通过饮酒的不同情境,表达了在不同社会关系和环境下的不同心境和行为准则。诗中通过饮酒的量来象征不同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饮酒的不同情境,展现了在不同社会关系和环境下的不同心境和行为准则。诗中通过饮酒的量来象征不同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从一斗到一石,饮酒量的增加不仅代表了心境的变化,也反映了社会关系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诗中的意象丰富,如“宗族满堂”、“宾之初筵”、“里闬过从”等,都生动地描绘了不同场合下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饮酒情境的细腻描绘,传达了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洞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赐酒于君,饮不知味:君王赐予酒,但饮酒时心不在焉,无法品味酒的美味。
  2. 执法在前,恐惧无既:执法者在旁边监督,心中充满恐惧。
  3. 当此之时,一斗而醉:在这种情况下,一斗酒就能醉倒。
  4. 宗族满堂,既孝且悌:家族成员齐聚一堂,孝顺且敬爱。
  5. 尊卑以亲,少长有齿:尊卑有序,年长者有尊严。
  6. 当此之时,二斗而醉:在这种情况下,两斗酒就能醉倒。
  7. 宾之初筵,跄跄济济:宾客初到筵席,举止庄重。
  8. 献酬百拜,升降有礼:互相敬酒,百拜不失礼。
  9. 当此之时,三斗而醉:在这种情况下,三斗酒就能醉倒。
  10. 里闬过从,如兄如弟:邻里间往来,亲如兄弟。
  11. 时和岁丰,情怀欢喜:时世和顺,年岁丰收,心情欢喜。
  12. 当此之时,五斗而醉:在这种情况下,五斗酒就能醉倒。
  13. 朋友往还,讲道求义:朋友往来,讨论道义。
  14. 乐事赏心,登山临水:乐事令人心旷神怡,登山临水。
  15. 当此之时,八斗而醉:在这种情况下,八斗酒就能醉倒。
  16. 男女杂坐,杯觞不记:男女混坐,酒杯不计其数。
  17. 灯烛明灭,衣冠倾圯:灯烛忽明忽暗,衣冠不整。
  18. 当此之时,一石而醉:在这种情况下,一石酒就能醉倒。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饮酒的量来比喻不同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
  • 排比:通过列举不同情境下的饮酒量,形成排比结构,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饮酒的不同情境,展现了在不同社会关系和环境下的不同心境和行为准则。诗中通过饮酒的量来象征不同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赐酒于君:君王赐予酒。
  • 执法在前:执法者在旁边监督。
  • 宗族满堂:家族成员齐聚一堂。
  • 宾之初筵:宾客初到筵席。
  • 里闬过从:邻里间往来。
  • 朋友往还:朋友往来。
  • 男女杂坐:男女混坐。
  • 灯烛明灭:灯烛忽明忽暗。

意象解释

  • 赐酒于君:象征君王的权威和赐予。
  • 执法在前:象征法律的威严和监督。
  • 宗族满堂:象征家族的团结和和谐。
  • 宾之初筵:象征宾客的庄重和礼仪。
  • 里闬过从:象征邻里间的亲近和友好。
  • 朋友往还:象征朋友间的交流和讨论。
  • 男女杂坐:象征社交场合的随意和放松。
  • 灯烛明灭:象征环境的变幻和不确定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饮酒量从一斗到一石,分别代表了什么?

    • A. 不同的社会关系和行为规范
    • B. 不同的酒的品质
    • C. 不同的饮酒场合
    • D. 不同的饮酒者
  2. 诗中提到的“宗族满堂”象征什么?

    • A. 家族的团结和和谐
    • B. 家族的财富和地位
    • C. 家族的权力和威严
    • D. 家族的衰败和没落
  3. 诗中提到的“宾之初筵”象征什么?

    • A. 宾客的庄重和礼仪
    • B. 宾客的随意和放松
    • C. 宾客的财富和地位
    • D. 宾客的权力和威严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酒》(陶渊明):通过饮酒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 《将进酒》(李白):通过饮酒表达豪放不羁的个性和对人生的热爱。

诗词对比

  • 《饮酒》(陶渊明)与《淳于髡酒谏》(邵雍):两者都通过饮酒表达不同的情感和思想,但陶渊明的诗更多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而邵雍的诗更多表达对社会秩序和人际关系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
  • 《邵雍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袁行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