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相和歌辞。王昭君 上官仪 〔唐代〕
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 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 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 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
白话文翻译:
玉门关的春天来得晚,金河的路途遥远几千里。 琴声在桂树枝上显得悲伤,笛声在柳花前显得哀怨。 雾气遮掩了月亮,风惊动了鬓边的蝉。 封好的信等待使者归来,泪水流尽在白云的天空。
注释:
- 玉关:指玉门关,古代边关名。
- 金河:指黄河,因其水色黄,故称金河。
- 桂条:桂树的枝条。
- 柳花:柳树的花,此处指柳絮。
- 妆月:指月亮,因其照亮夜晚,如同妆点。
- 入鬓蝉:指鬓边的蝉,比喻鬓发。
- 缄书:封好的信件。
- 白云天:指天空,因云多为白色,故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上官仪,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情为主,善于运用意象和修辞手法表达情感。此诗通过描绘王昭君的离愁别绪,展现了边塞的孤寂和远行的艰辛。
创作背景: 此诗以王昭君的故事为背景,王昭君是汉代美女,因和亲政策被送往匈奴,诗中通过描绘她的心情和边塞的景象,表达了她的孤独和哀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王昭君在边塞的孤寂和哀愁,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诗中“玉关春色晚”和“金河路几千”描绘了边塞的遥远和春天的迟来,增强了离别的苦楚。“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通过音乐的悲伤和哀怨,表达了王昭君的内心情感。“雾掩临妆月,风惊入鬓蝉”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和情感的深度。最后两句“缄书待还使,泪尽白云天”直接表达了王昭君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关春色晚”:玉门关的春天来得晚,暗示了边塞的荒凉和时间的流逝。
- “金河路几千”:金河的路途遥远,表达了王昭君远行的艰辛。
- “琴悲桂条上”:琴声在桂树枝上显得悲伤,通过音乐表达了王昭君的哀愁。
- “笛怨柳花前”:笛声在柳花前显得哀怨,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表达。
- “雾掩临妆月”:雾气遮掩了月亮,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神秘感。
- “风惊入鬓蝉”:风惊动了鬓边的蝉,比喻了王昭君的孤独和不安。
- “缄书待还使”:封好的信等待使者归来,表达了王昭君对家乡的思念。
- “泪尽白云天”:泪水流尽在白云的天空,直接表达了王昭君的悲伤和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惊入鬓蝉”中的“入鬓蝉”比喻鬓发,增强了形象感。
- 拟人:如“琴悲桂条上”和“笛怨柳花前”中的“悲”和“怨”赋予了乐器以人的情感。
- 对仗:如“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中的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王昭君的孤独和哀愁,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通过边塞的景象和自然元素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和意境。
意象分析:
- 玉关:象征边塞的荒凉和遥远。
- 金河:象征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 琴悲:象征内心的悲伤和哀愁。
- 笛怨:象征内心的哀怨和无奈。
- 雾掩月:象征迷茫和不确定的未来。
- 风惊蝉:象征孤独和不安。
- 缄书:象征对家乡的思念和期待。
- 泪尽白云天:象征悲伤和无奈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的“玉关”指的是什么? A. 玉门关 B. 金河 C. 桂条 D. 柳花
- 诗中的“金河”象征什么? A. 边塞的荒凉 B. 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C. 内心的悲伤 D. 迷茫的未来
- 诗中的“琴悲桂条上”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D. 无奈
- 诗中的“缄书待还使”表达了什么? A. 对家乡的思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使者的愤怒 D. 对边塞的喜爱
答案:
- A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边塞的景象和士兵的孤独。
- 李白的《王昭君》:以王昭君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对她的同情和赞美。
诗词对比:
- 上官仪的《相和歌辞。王昭君》与王昌龄的《出塞》: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景象,但上官仪的诗更侧重于表达王昭君的内心情感,而王昌龄的诗则更侧重于表达士兵的孤独和边塞的荒凉。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上官仪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