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句 上官仪 〔隋代〕
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 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华。 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 池牑风月清,閒居游客情。 兰泛樽中色,松今弦上声。
白话文翻译:
黎明的曙光随着时间的滴漏渐渐显现,清晨的号角声已经响起。 旗帜上的图案如同缠绕的桂树叶,骑兵的影子轻拂过桃花。 碧绿的潭水映照着春天的景色,青山上覆盖着雪花。 池边的风月显得格外清新,闲居的游客心情宁静。 兰花在酒杯中泛起色彩,松树的声音在琴弦上回响。
注释:
- 曙色:黎明的光线。
- 行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的流逝。
- 繁笳:指号角声,古代军中乐器。
- 旗文:旗帜上的图案。
- 萦:缠绕。
- 骑影:骑兵的影子。
- 拂:轻轻擦过。
- 碧潭:碧绿的潭水。
- 写:映照。
- 笼:覆盖。
- 池牑:池边。
- 閒居:闲居。
- 兰泛:兰花在酒中泛起的颜色。
- 樽:酒杯。
- 松今:松树的声音。
- 弦上声:指琴弦上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上官仪是隋代诗人,其生平资料不多,但他的诗作在当时颇有影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晨的景象,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闲适的心情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的美景和诗人的闲适心情。诗中“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描绘了黎明的到来和清晨的号角声,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华”则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了军队的行进和春天的生机。“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进一步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冬天的余韵。最后两句“池牑风月清,閒居游客情。兰泛樽中色,松今弦上声”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曙色随行漏,早吹入繁笳”:黎明的曙光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显现,清晨的号角声已经响起,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庄严的氛围。
- “旗文萦桂叶,骑影拂桃华”:旗帜上的图案如同缠绕的桂树叶,骑兵的影子轻拂过桃花,描绘了军队的行进和春天的生机。
- “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碧绿的潭水映照着春天的景色,青山上覆盖着雪花,以对比的手法展现了春天的温暖和冬天的余韵。
- “池牑风月清,閒居游客情”:池边的风月显得格外清新,闲居的游客心情宁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 “兰泛樽中色,松今弦上声”:兰花在酒杯中泛起色彩,松树的声音在琴弦上回响,通过具体的形象描绘了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旗文萦桂叶”将旗帜上的图案比作缠绕的桂树叶,形象生动。
- 拟人:如“骑影拂桃华”将骑兵的影子拟人化,轻拂过桃花,增添了诗意。
- 对仗:如“碧潭写春照,青山笼雪花”中“碧潭”与“青山”,“写春照”与“笼雪花”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曙色:黎明的光线,象征着新的开始。
- 繁笳:号角声,象征着清晨的庄严和宁静。
- 旗文:旗帜上的图案,象征着军队的行进和春天的生机。
- 碧潭:碧绿的潭水,象征着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 青山:覆盖着雪花的青山,象征着冬天的余韵和自然的美。
- 兰泛:兰花在酒中泛起的颜色,象征着诗人的闲适心情和对自然美的欣赏。
- 松今:松树的声音,象征着自然的和谐和诗人的内心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曙色随行漏”中的“行漏”指的是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水的流动 C. 风的吹动 D. 光的照射
-
“旗文萦桂叶”中的“萦”是什么意思? A. 缠绕 B. 飘动 C. 闪烁 D. 映照
-
“碧潭写春照”中的“写”是什么意思? A. 书写 B. 映照 C. 描绘 D. 欣赏
-
“池牑风月清”中的“池牑”指的是什么? A. 池塘 B. 池边 C. 池水 D. 池中
答案:
- A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宁静。
- 杜甫的《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诗词对比:
- 上官仪的《句》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上官仪的诗更注重对自然美的细腻描绘,而王维的诗则更注重对自然景色的整体感受和内心的宁静。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隋代诗歌研究》
- 《上官仪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