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赵文鼎同游鹅石五首》

时间: 2025-04-29 04:05:03

桃花临水唤人看,花在嶙峋翠石间。

莫惜持杯酬烂漫,更须扶杖俯潺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次韵赵文鼎同游鹅石五首
桃花临水唤人看,花在嶙峋翠石间。
莫惜持杯酬烂漫,更须扶杖俯潺湲。

白话文翻译:

桃花在水边盛开,吸引人前来观赏,花朵点缀在崎岖的翠绿石头之间。
不要吝惜举杯共饮,尽情享受这美好的时光,更需要拄着拐杖俯身欣赏潺潺流水。

注释:

  • 桃花:春天盛开的花,象征着美丽和生命的活力。
  • 临水:在水边,形容桃花的生长环境。
  • 嶙峋:形容石头险峻、崎岖的样子。
  • 酬烂漫:指的是与友人共饮,畅谈欢笑,享受生活的乐趣。
  • 扶杖:拄着拐杖,形容年长或身体不便的人。
  • 潺湲:水流声,形容溪水潺潺流动的样子。

典故解析:

此诗描绘了桃花盛开的春景,结合了饮酒作乐的场景,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珍惜。桃花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象征青春与美好,水流则象征时间的流逝。诗中提到的“扶杖”暗示着时间的无情,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以诗歌清丽见称,善于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一次与好友赵文鼎游玩鹅石时,二人借景抒怀,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景色的赞美及对生活的热爱。

诗歌鉴赏:

整首诗以桃花为引子,营造出一幅春意盎然的画面。诗人通过“临水”二字,描绘出桃花的娇嫩与生机,水的流动又为画面增添了生动的气息。诗中“莫惜持杯酬烂漫”一句,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提倡在美好时光中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而“更须扶杖俯潺湲”的表达,既是对年长者的尊重,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人生的哲思,诗人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桃花临水唤人看:桃花盛开在水边,吸引人前来观赏,表现出春天的美好与生机。
  2. 花在嶙峋翠石间:花朵绽放在崎岖的绿石之间,描绘出自然环境的独特风景。
  3. 莫惜持杯酬烂漫:不要吝啬举杯共饮,享受这美好而快乐的时光。
  4. 更须扶杖俯潺湲:还需要拄着拐杖,俯身欣赏流淌的溪水,表达对生活的珍惜。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桃花比作春天的象征,传达出生命的美好。
  • 对仗:诗中“临水”与“俯潺湲”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桃花似乎在“唤”人,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主题思想:

诗歌传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短暂的反思,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桃花:象征生命与美好。
  • :象征流逝的时间与生命的无常。
  • :象征坚固与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主要花卉是什么? A. 玫瑰
    B. 桃花
    C. 荷花

  2. 诗人提到“扶杖”是为了什么? A. 享受饮酒
    B. 欣赏流水
    C. 观察花朵

  3. 诗中描绘的环境是什么样的? A. 寒冷的冬天
    B. 温暖的春天
    C. 炎热的夏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自然,表现出诗人对清幽环境的热爱,但更侧重于孤独的思考。
  • 李白的《月下独酌》:同样表达了对饮酒作乐的热情,但更多地融入了个人情感与对人生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