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翦梅(叶梦锡席上)》
时间: 2025-01-10 19:19:1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翦梅(叶梦锡席上)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竹里疏枝总是梅。
月白霜清,犹未全开。
相逢聊与著诗催。
要趁金波,满泛金杯。
多病惭非作赋才。
醉到花前,探得春回。
明年公已在鸾台。
看取春风,丹诏重来。
白话文翻译:
在竹林间,稀疏的枝条上全是梅花。
月光明亮,霜气清冷,梅花还未完全盛开。
相逢时聊作诗歌相互激励。
要趁着金色的波光,满杯美酒。
我因多病而羞愧自己不是作诗的才子。
喝醉了在花前,感受到春天的回归。
明年你已经在鸾台之上。
要看春风,丹诏再一次来到。
注释:
- 竹里:指竹林之中。
- 疏枝:稀疏的树枝。
- 月白霜清:月光皎洁,霜气清冷。
- 未全开:还没有完全绽放。
- 聊与著诗催:随意相聚,互相鼓励作诗。
- 金波:指酒波,形容酒的金色光泽。
- 多病:形容身体多病,可能影响作诗的才情。
- 醉到花前:在花前醉酒。
- 春回:春天又回来了。
- 鸾台:指高贵的地方,通常指高官显贵之处。
- 丹诏:红色的诏书,象征着荣华富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情感细腻,常以梅花为题材,象征坚韧和高洁。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一个春日的聚会上,诗人与友人相聚,借酒抒怀,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对春天的期盼。诗中透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展望。
诗歌鉴赏:
《一翦梅》是一首描写春日聚会的诗,以梅花为主题,展示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友人的思念。全诗以竹林中的梅花为背景,开篇描绘了清冷的月光与未绽的梅花,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接着,诗人提到相逢时的欢愉,借酒作诗,体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
“多病惭非作赋才”一句,流露出诗人对自己身世的感慨,虽然身体多病,却仍然渴望在花前畅饮,感受春天的气息。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对友谊的珍视,使得整首诗情感真挚,充满了生活的哲思。
最后,诗人展望未来,希望明年能在更高的舞台上再次与友人相聚,体现了对未来的美好期望以及对春天永恒不变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悠远,展示了宋代诗人的风雅与深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竹里疏枝总是梅:诗人首先描绘竹林中梅花的景象,表达了梅花的高洁与坚韧。
- 月白霜清,犹未全开:通过清冷的月光和霜气,反映出梅花尚未盛开的状态,象征着春天的迟到。
- 相逢聊与著诗催:相聚时的欢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情感。
- 要趁金波,满泛金杯:借酒助兴,展现了诗人渴望享受当下的心态。
- 多病惭非作赋才: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自谦,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挣扎。
- 醉到花前,探得春回:醉酒后在花前,感受到春天的归来,展现出对生命的感悟。
- 明年公已在鸾台: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对友人地位的祝福。
- 看取春风,丹诏重来:寄托了对春天和人生的美好祝愿。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金波”)、对仗(如“月白霜清”)、借代(梅花象征高洁)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富有音乐感和画面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深厚的人文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
- 竹林:象征清雅与自然。
- 月光:象征宁静与清冷。
- 金杯:象征美酒与欢乐。
- 春风:象征生命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主要花卉是什么?
- A. 桃花
- B. 梅花
- C. 牡丹
- D. 菊花
-
诗人对自身的才华持何态度?
- A. 骄傲
- B. 自谦
- C. 不屑
- D. 忧伤
-
“金波”指的是什么?
- A. 太阳光辉
- B. 美酒的光泽
- C. 河水的波纹
- D. 月光的反射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陶渊明的《饮酒》
诗词对比:
- 比较韩元吉的《一翦梅》与李清照的作品,均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情感的细腻描绘,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展现女性的柔情,而韩元吉则更偏向于友情与生活的哲思。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总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 《韩元吉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