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柏台山僧 于鹄 〔唐代〕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 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山顶的寺庙中只有一间禅房,僧人在禅定中面对着山景。走在狭窄的山路上,面对着孤独的岩壁,持斋戒时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枯萎的藤蔓从老树上脱落,腐朽的石头从高山上滚落。不在云端相见,或许只能在梦中相遇。
注释:
- 上方:指山顶的寺庙。
- 禅定:佛教修行的一种方式,指心定于一处,达到无思无虑的状态。
- 持斋:遵守斋戒,不吃荤腥。
- 枯藤:干枯的藤蔓。
- 朽石:腐朽的石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鹄是唐代诗人,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僧侣生活,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山顶寺庙中的生活和修行状态,反映了诗人对僧侣生活的理解和赞美。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诗人游历山川,访问寺庙时,对僧侣生活的观察和感悟。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僧人在山顶寺庙中的生活,展现了僧侣的清净与超脱。诗中“禅定对山容”一句,既表达了僧人内心的宁静,也描绘了山景的壮丽。后两句“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常,增强了诗歌的哲理性。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唐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上方唯一室,禅定对山容。”:描述僧人在山顶寺庙中的禅修状态,面对着山景,心境宁静。
- “行道临孤壁,持斋听远钟。”:描绘僧人在山路上行走,面对孤独的岩壁,持斋戒时听着远处传来的钟声,体现了僧侣的清净生活。
-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无常。
- “不向云间见,还应梦里逢。”:表达了僧人超脱尘世,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即使在梦中也能相遇。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美感。
- 拟人:通过“枯藤离旧树”等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感。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僧人在山顶寺庙中的生活,表达了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主题。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禅定、山容、孤壁、远钟、枯藤、朽石。这些意象共同营造了一种宁静、超脱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禅定对山容”表达了什么? A. 僧人在禅修中面对山景 B. 山景在禅修中面对僧人 C. 僧人和山景相互对视 D. 僧人在山景中禅修 答案:A
-
“枯藤离旧树,朽石落高峰”暗示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宁静 D. 自然的壮丽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僧侣在山中的生活,体现了超脱尘世的主题。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于鹄的《题柏台山僧》都描绘了僧侣在山中的生活,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宁静,而于鹄的诗则更多地体现了僧侣的修行状态和超脱尘世的思想。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中国古代诗歌选》、《唐诗三百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