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时间: 2025-01-22 16:41:19

滚滚东流水,千年复万年。

桥成南北拢,虹渡楚荆联。

伟业推群力,宏谋赖客贤。

登楼春日好,骋目报晴川。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滚滚东流水,千年复万年。
桥成南北拢,虹渡楚荆联。
伟业推群力,宏谋赖客贤。
登楼春日好,骋目报晴川。

白话文翻译:

长江的流水滔滔不绝,经过千年又千年。
当这座桥梁修成后,南北的交通就连接在了一起,
如同彩虹跨越了楚地和荆地。
伟大的事业依靠大家的力量推动,
宏伟的计划得益于贤能之士的参与。
在春日的楼台上,天气晴朗,
我放眼远眺,尽览晴川的美景。

注释:

  • 滚滚:形容水流汹涌,连绵不绝。
  • 东流水:指长江水向东流去。
  • 桥成:指桥梁的建成。
  • 南北拢:南北两地通过桥梁连接在一起。
  • 虹渡:比喻桥梁如同彩虹一样横跨河流。
  • 楚荆:指中国的两个地区,楚地(今湖北一带)和荆地(今荆州一带)。
  • 伟业:伟大的事业或成就。
  • 推群力:群体的力量。
  • 宏谋:伟大的计划、构想。
  • 客贤:指有才能的人、贤能之士。
  • 骋目:放眼、目光所及。
  • 晴川:指晴朗的江面或河流。

典故解析:

本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提到的“楚”与“荆”可追溯到古代的地理划分,这两个地方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文化和军事意义,特别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同时,长江作为“滚滚东流水”的意象,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江河文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夏纬明,近代诗人,其作品多以纪实和抒情相结合,注重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的交融。他的诗歌风格清新,意象丰富,常常蕴含着对社会变迁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标志,象征着南北交通的畅通与经济文化的交流。夏纬明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此诗,表达出对伟大工程的赞美以及对团结奋斗精神的推崇。

诗歌鉴赏:

《武汉长江大桥建成》是一首充满宏伟气势的诗作,诗人通过对长江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美。开篇的“滚滚东流水”将读者引入一种流动的时空,强调了长江的悠久与无尽,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与文化。

接下来的“桥成南北拢,虹渡楚荆联”则通过桥梁的比喻,展现出南北联通的壮观景象,这不仅是物理上的连接,更是文化、经济的相互交融。诗中的“伟业推群力,宏谋赖客贤”进一步强调了集体力量在伟大事业中的重要性,反映了社会进步需要每一个人的奉献与智慧。

最后两句“登楼春日好,骋目报晴川”则将视角拉回到个人的体验中,描绘了诗人春日时分登楼远眺的愉悦心情,诗意盎然,充满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这种个人情感与社会责任感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更具深意。

诗词解析:

  • 滚滚东流水:表现长江水势浩荡,寓意历史悠久,时间的流逝。
  • 桥成南北拢:描绘了桥梁建成后的景象,象征南北的团结与融合。
  • 虹渡楚荆联:将桥比作彩虹,增强了桥梁的美感和重要性。
  • 伟业推群力:强调集体的力量,表现出对合作与奋斗的赞美。
  • 宏谋赖客贤:突出了贤能之士在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 登楼春日好,骋目报晴川:表达了诗人在美好春日中,心情愉悦,眺望未来的美好景象。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桥比作彩虹,增强了形象感。
  • 对仗:如“伟业推群力,宏谋赖客贤”,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桥成南北拢,虹渡楚荆联”形成排比,增强了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传达了对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这一伟大工程的赞美,表现了团结合作的力量和对未来美好的希望,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关注与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江:象征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与文化。
  • 桥梁:代表连接与团结,象征着人们的共同努力和奋斗。
  • 春日: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传达出美好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桥成南北拢”意指什么?
    A. 桥梁的建成使南北连接
    B. 桥梁的崩溃
    C. 南北地区的分隔
    D. 桥梁的修建需要时间

  2. 诗中提到的“虹渡楚荆联”是比喻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桥梁的美丽
    C. 交通的便利
    D. 文化的融合

  3. “伟业推群力”强调了什么?
    A. 个体的力量
    B. 集体的努力
    C. 个人的成就
    D. 自然的力量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描绘了自然景观与旅途的感受。
  • 杜甫《望岳》:表达了对大自然的崇敬与人文关怀。

诗词对比:

  • 夏纬明与李白的作品都对自然景观有深刻的描绘,但李白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而夏纬明则强调集体的力量与社会发展。

参考资料:

  1. 《中国现代诗歌史》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长江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