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德和墨竹扇头
作者: 元好问 〔金朝〕
静里离离新粉,
动时细细清香。
明月清风自在,
红尘白日何妨。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在安静的环境中,竹子新粉般的清香静静地散发出来;而在轻轻摇动时,它又细腻地飘荡着清香。月光明亮,清风徐来,这些都让我心中自在;即使身处红尘中,白日的纷扰又有什么关系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离离:形容清香四溢的样子。
- 新粉:比喻竹子的嫩绿和清新。
- 细细:形容香气幽微细腻。
- 清香:清爽的香气。
- 明月:象征清静和美好。
- 红尘:形容世俗纷扰和喧嚣的生活。
- 白日:指日间,常用来指代世俗生活。
典故解析: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明月清风”常用以象征脱离尘世的闲适心境,反映了古代文人追求的超脱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好问(1190年—1257年),字允中,号“天启”,金朝末年杰出的诗人、词人和学者。他的诗风清新高远,常以自然为题材,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金朝时期,正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恬静生活的向往与对红尘世俗的超然态度。
诗歌鉴赏:
这首《德和墨竹扇头》以竹子为意象,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生活态度。诗的前两句通过对竹子清香的描绘,表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常象征着高洁与坚韧,诗人以此为载体,传递出一种不与世俗争斗的宁静心境。
后两句引入“明月清风”,进一步深化了诗中所蕴含的洒脱与自在。月光与清风象征着自然的纯净与美好,诗人在此表达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和向往。与之形成对比的是“红尘白日”,这是一个喧嚣而繁杂的世界,诗人在此处提出,尽管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可以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在,显现出一种对世俗的超然态度。
整首诗虽短,却情感丰富,意象清新,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与审美追求,令人深思与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静里离离新粉:在安静的环境中,竹子的新粉静静地散发出清香。这里的“离离”表现了竹子的生机与清新。
- 动时细细清香:当竹子轻轻摇动时,香气细腻地飘散开来,表达了竹子的灵动与幽雅。
- 明月清风自在:在明亮的月光下,清风徐来,心中感到无比自在,表现了诗人的心境。
- 红尘白日何妨:即使身处繁忙喧嚣的世俗生活中,又有什么关系呢?这句表现了对世俗的超然与洒脱。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竹子的香气比作“新粉”,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竹子“动时”与“静里”来描绘情感,赋予了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明月清风”与“红尘白日”,增强了诗句的节奏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竹子与自然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然态度,传达了一种闲适与宁静的生活哲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竹子:象征着高洁与坚韧。
- 清香:代表着自然的纯洁与幽雅。
- 明月:象征着宁静与高远的理想。
- 清风:代表着轻盈与自在的生活状态。
- 红尘:象征世俗的纷扰与烦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新粉”是指什么?
A) 竹子的嫩绿
B) 新鲜的花粉
C) 新制的粉末 -
诗人对“红尘”的态度是什么?
A) 逃避
B) 超然
C) 依赖 -
诗中“明月清风”象征着什么?
A) 生活的烦恼
B) 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C) 财富与权力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月夜忆舍弟》 杜甫
- 《竹里馆》 王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竹里馆》相比,虽然两首都以竹子为意象,但《德和墨竹扇头》更强调内心的宁静与洒脱,而《竹里馆》则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王维通过对竹子的描写,表达了孤独的情感,而元好问则在竹子的清香中寻求内心的自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元好问诗词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诗宋词元曲全解》
这些书籍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元好问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和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