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 其二》
时间: 2025-01-11 21:51:3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表濛濛烟锁住。瘖杀啼莺,偃息催花鼓。剩有池塘蛙两部。喃喃学作公田语。片霎秾华消几树。未报春恩,化作春泥补。蜡屐奚囊今且住。明朝寻向前山去。
白话文翻译:
在四面八方的烟雾中,一切都被锁住。啼叫的黄莺被抑制得无声无息,花鼓的催促声也停止了。只剩下池塘里两只青蛙在呱呱叫,喃喃自语,仿佛在学着农田里的声音。瞬间,繁盛的花朵消失了好几棵。春天的恩惠尚未报答,已经化作春泥来滋养大地。蜡屐和囊今暂时不走,明天再去前山探寻。
注释:
- 八表:四面八方,形容烟雾弥漫的状态。
- 瘖杀:抑制、压制。
- 偃息:停止、休息。
- 蛙两部:两只青蛙。
- 喃喃:低声细语。
- 公田语:农田里劳动的声音。
- 秾华:繁盛的花朵。
- 春恩:春天的恩惠。
- 春泥:春天的泥土,用于滋养植物。
- 蜡屐:一种木底鞋。
- 奚囊:指携带的袋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谦,近代诗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情感见长。他的诗作常常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蝶恋花 其二》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春末夏初之际,正值自然景色变换之时,诗人感受到春天的短暂与花开的美好,进而引发对生命流逝和自然轮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萧瑟与生命的无常。起初,诗人描绘了一个被烟雾笼罩的景象,黄莺的啼鸣被压制,花鼓的催促声也随之消失,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悲凉的氛围。接着,诗人将焦点转向了池塘中的青蛙,它们低语似乎在模仿农田的声音,表现出生命的延续和自然的生机。
在“片霎秾华消几树”中,诗人感叹春花的瞬息万变,感受到春天的恩泽尚未得到回报,已化作春泥滋养大地,表现出一种无奈与对生命流逝的感慨。最后,诗人选择暂时停留,准备明日再去前山,体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盼与探索的勇气。
整首词不仅展现了自然景物的变化,也蕴含了人对生命、时间的思考,情感深邃,意象丰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二句描绘了春天被烟雾封锁的景象,黄莺无声,花鼓停止,暗示春天的短暂。
- 第三句转向池塘,青蛙的叫声带来了一丝生机。
- 第四句青蛙的低语似乎在学习农田的声音,反映出大自然的和谐。
- 第五、六句春天的花朵消逝,春泥替代,象征着生命的循环与无常。
- 第七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暂时停滞,留待明日再去探索。
修辞手法:
- 比喻:春泥比作春天的恩惠,体现自然的馈赠。
- 拟人:青蛙的低语让自然生动起来,仿佛有了情感。
- 对仗:整首词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春天的变化,表达了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与对未来的期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深刻关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锁:象征着困扰与束缚,暗示时间的流逝。
- 啼莺:代表春天的生机,但又因环境的变化而无声。
- 池塘蛙:象征自然的生命力,尽管周围环境变化依旧存在。
- 春泥:象征着生命的延续与复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池塘蛙”有几只? A. 一只
B. 两只
C. 三只
D. 四只 -
诗人在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 A. 不再前往
B. 明天再去探索
C. 留在原地
D. 期待春天 -
诗中“蜡屐奚囊”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鞋子
C. 一种工具
D. 一种动物
答案:
- B. 两只
- B. 明天再去探索
- B. 一种鞋子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蝶恋花》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李清照的《如梦令》中同样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两首诗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刘谦的作品更倾向于自然的描绘,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宋词选》
- 《古典诗词解析与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