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

时间: 2025-01-24 08:51:57

低鬟一笑。

无限深情待相告。

媔眼斜明。

密帐香微灯焰青。

秋宵寒雨。

滴碎芭蕉妨细语。

两意朦胧。

梦未成时已晓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
低鬟一笑。无限深情待相告。
媔眼斜明。密帐香微灯焰青。
秋宵寒雨。滴碎芭蕉妨细语。
两意朦胧。梦未成时已晓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低头微笑的情景,流露出无限的深情,似乎有很多话想要倾诉。她的眼神斜斜地明亮,帐内香气微微,灯火幽蓝。在寒冷的秋夜,细雨滴落在芭蕉上,打断了轻声细语。两人之间情意朦胧,梦未成就已听到晨钟的敲响。

注释:

  • 低鬟: 形容女子低头时的发髻,表达出羞涩或温柔的姿态。
  • 媔眼: 指美目,眼神流露出情感。
  • 密帐: 形容帐子紧闭,营造出一种私密的氛围。
  • 灯焰青: 灯光呈现出青色的光辉,营造出宁静的夜景。
  • 秋宵寒雨: 指秋天的夜晚,天气寒冷并下着细雨。
  • 滴碎芭蕉: 雨滴落在芭蕉叶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 两意朦胧: 双方情感模糊不清,难以表达。
  • 晓钟: 清晨的钟声,象征着新一天的开始。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侃(1885-1936),字仲明,号秋水,江苏无锡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学者。他的诗风清新隽永,擅长表现细腻的情感,特别是在描绘爱情和自然之美方面。

创作背景:

《减字木兰花》创作于民国时期,正值社会变革之际,诗人在此背景下,倾注了自己对爱情的细腻观察和思考,展现了个体情感与时代背景的交织。

诗歌鉴赏:

这首《减字木兰花》在细腻的描摹与深情的表达中,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独特理解。开篇的“低鬟一笑”,不仅仅是对女子外貌的描写,更渗透出一种亲密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情感。接下来的“无限深情待相告”,则引出了情感的期待与渴望,显示了两人之间未曾说出的深厚情感。

“媔眼斜明”这一句,诗人巧妙地通过眼神的描写,传达出一种似有若无的情感交流,带有一种温柔的含蓄。而“密帐香微灯焰青”则进一步营造出一种静谧的环境,使得情感在这样的空间中愈加浓烈。这种细腻的环境描写不仅使读者感受到夜的静谧,也使得爱情的细腻和温暖在其中愈发鲜明。

诗中“秋宵寒雨”的描写,既是自然景象的写照,也暗示着情感的脆弱与不易。雨声滴落在芭蕉上,似乎在打断两人原本的细语。这一场景的转变,令情感的流动受到阻碍,暗示着生活中常常会有的无奈与遗憾。

最后一句“两意朦胧,梦未成时已晓钟”,更是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梦未成的惆怅与时间的流逝交织在一起,晨钟响起,象征着现实的回归与情感的无奈。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描写与意象运用中,展现了爱情的美好与脆弱,令人感受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低鬟一笑: 女子低头微笑,展现出亲昵的姿态。
  2. 无限深情待相告: 情感深厚,但未曾倾诉,期待交流。
  3. 媔眼斜明: 眼神流露情意,暗示着对彼此的感情。
  4. 密帐香微灯焰青: 私密空间中,氛围温馨又略显忧伤。
  5. 秋宵寒雨: 秋夜的寒冷和细雨,增添了愁绪。
  6. 滴碎芭蕉妨细语: 雨滴打破了二人之间的温柔对话。
  7. 两意朦胧: 双方情感模糊,难以明言。
  8. 梦未成时已晓钟: 现实的来到打断了美好的梦境。

修辞手法:

  • 比喻: 通过自然景象比拟人类情感,如“滴碎芭蕉”比喻情感的脆弱。
  • 拟人: 雨声“妨细语”,赋予雨以打断的能力。
  • 对仗: “两意朦胧”和“梦未成时”形成对照,强调情感的复杂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现了爱情的美好与脆弱,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令人思考爱情在现实面前的无奈与不易。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低鬟: 代表女性的温柔与羞涩。
  • 秋宵寒雨: 象征着孤独与思念。
  • 密帐: 代表私密的情感空间。
  • 晓钟: 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现实的回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低鬟一笑”中“低鬟”所指的是( )
    A. 低头的姿态
    B. 发髻的样式
    C. 笑容的表达
    答案: A

  2. 本诗的主要意象是( )
    A. 秋天的雨
    B. 低头的女子
    C. 温暖的爱情
    答案: B

  3. “梦未成时已晓钟”说明了( )
    A. 梦想未实现
    B. 时间的流逝
    C. 情感的表达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与黄侃的《减字木兰花》相比,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女性对爱情的细腻感受,但更多地展示了对爱情失去的哀伤与思念。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均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脆弱,却在背景与情境中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现代诗词与文化》
  • 《黄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