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群仙曾此醉船,插向苍厓不记年。
蕙帐夜寒闻鹤语,人民城郭自堪怜。
白话文翻译:
在这里,众仙人曾经在船上醉酒,不知不觉地将船停靠在高耸的山崖之旁。夜晚寒冷,帐内传来仙鹤的鸣叫声;而人间的城市和城郭,令人感到无比心疼。
注释:
- 群仙:指众多神仙,常在古诗中象征高洁、脱俗的人物。
- 醉船:比喻在酒中陶醉的状态,形象地描绘出一种放松和愉悦的氛围。
- 苍厓:高耸的山崖,象征着险峻的环境。
- 蕙帐:用蕙草编制的帐篷,通常指文人雅士的居所。
- 鹤语:仙鹤的鸣叫声,常被视为仙境的象征。
- 人民城郭:人间的城市和城墙,表达了对人间生活的感慨与同情。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群仙”,可能与道教相关,表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而“蕙帐夜寒闻鹤语”则暗示了诗人对人间和仙界的对比,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现实生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子渊,号笠翁,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表现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方岳游览名山大川时,受到自然景色的启发,结合对人世间的思考,产生了对人生和理想的感慨。
诗歌鉴赏:
方岳的《又和晦翁棹歌 其四》以清雅的笔触描绘了自然与人间的对比,诗中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在“群仙曾此醉船”一句中,诗人通过仙人醉酒的意象,营造出一种恍惚与自由的境界,仿佛与世俗隔绝,沉浸在无忧无虑的氛围中。而“插向苍厓不记年”则通过将船停靠在高耸的山崖,表现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对永恒的渴望。
接下来的两句“蕙帐夜寒闻鹤语”则转向了对人间的思考,夜晚的寒冷和鹤语的清脆声响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仙境的宁静与人世的繁杂。最后一句“人民城郭自堪怜”更是直接表达了对人世的同情,透出一种对社会现实的无奈和对平凡生活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在对比中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向往那超然物外的仙境,又无法摆脱对现实的思考,表现出一种深邃的哲理意蕴和情感深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群仙曾此醉船:昔日众多仙人在此地醉酒,描绘出一种神秘而浪漫的场景。
- 插向苍厓不记年:船停靠在高耸的山崖旁,仿佛时间在此停滞,暗示对世事的忘却。
- 蕙帐夜寒闻鹤语:在寒冷的夜晚,帐篷里传来鹤的鸣叫,表现出一种清幽的意境。
- 人民城郭自堪怜:人间的城镇景象令人怜惜,诗人对人世的感慨与同情流露无遗。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醉船”和“蕙帐”等意象,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对仗:前后句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鹤语被赋予了情感,增添了诗的灵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仙境与人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同情,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意象分析:
- 群仙:象征高尚、脱俗的境界。
- 醉船:象征自由与欢愉。
- 苍厓:象征险峻与永恒。
- 蕙帐:象征文人雅士的生活。
- 鹤语:象征宁静与超然。
- 人民城郭:象征现实生活的繁杂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群仙曾此醉船”中的“群仙”指的是?
- A. 众多神仙
- B. 人间的普通人
- C. 仙鹤
-
诗中提到的“蕙帐”象征什么?
- A. 富贵生活
- B. 文人雅士的居所
- C. 仙境
-
“人民城郭自堪怜”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的态度是?
- A. 同情与关心
- B. 轻蔑
- C. 无所谓
答案:
- A. 众多神仙
- B. 文人雅士的居所
- A. 同情与关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现对人生的洒脱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但更为豪放。
- 王维《山居秋暝》:则通过自然景象传达内心的宁静,与方岳的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诗经》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