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马使》

时间: 2025-01-11 01:56:51

新样花文配蜀罗,同心双带蹙金蛾。

惯将喉舌传军好,马迹铃声遍两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新样花文配蜀罗,同心双带蹙金蛾。
惯将喉舌传军好,马迹铃声遍两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场景:新样的花纹与蜀绣相配,双带映衬着金色的蛾子。习惯用喉舌传递军中的好消息,马蹄声和铃响遍布两河。

注释:

  • 新样:指新的样式,代表新颖、时尚。
  • 花文:花纹,指织物上的花样。
  • 蜀罗:蜀地的丝绸,代表高档的织物。
  • 同心:心意相同,形容情感的紧密。
  • 双带:指两条带子,通常用于装饰衣物。
  • 蹙金蛾:金色的蛾子,形容装饰品的华丽。
  • 喉舌:指传话的工具或人,习惯用以形容消息的传递。
  • 军好:军中的好消息。
  • 马迹:马蹄留下的痕迹。
  • 铃声:马上的铃铛声,象征着离别的声音。
  • 两河:指两条河流,通常是指黄河与长江。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其意象和情感反映了唐代送别的文化习俗。诗中提到的“马迹铃声”表现了离别的场景,常见于古代送别诗歌中,传达了对朋友的惦记与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祜,字子容,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47年,卒于公元910年。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著称,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深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朋友离别之际所作,表达了送别者对朋友的美好祝愿和依依惜别之情。

诗歌鉴赏:

《送走马使》是一首蕴含深情的送别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离别友人的不舍与祝福。诗的开头通过“新样花文配蜀罗,同心双带蹙金蛾”描绘出一幅美丽的送别场景,展现了离别者的精致与用心。花纹与蜀绣的结合,象征着友谊的美好,双带的设计则表明了对彼此心意的契合。

接下来的两句“惯将喉舌传军好,马迹铃声遍两河”,则转向了离别的情感,生动地传达了对方在离去之后仍然能够传递军中的好消息,表达了对友人的期待与祝福。马迹和铃声的意象,既是离别的象征,也暗示着对未来的希望和祝愿。这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深厚的情感,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离别场景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新样花文配蜀罗”:新的花纹与蜀绣相配,象征着送别者的精心与祝福。
    2. “同心双带蹙金蛾”:双带紧扣,金色蛾子闪耀,表现出深厚的情谊。
    3. “惯将喉舌传军好”:习惯用言辞传递好消息,表现出对友人未来的关心。
    4. “马迹铃声遍两河”:马蹄声响遍两河,象征着离别的时刻与对未来的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马迹”和“铃声”比作离别的象征。
    • 对仗:整首诗运用对仗工整的句式,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意象:运用“花文”、“蜀罗”、“金蛾”等意象,营造出送别的氛围。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祝福,展现了唐代送别诗的独特魅力与情感深度。

意象分析:

  • 花文:象征着美好与祝福。
  • 蜀罗:代表高贵与精致,承载着友谊的珍贵。
  • 双带:体现出情感的紧密与相互依存。
  • 马迹铃声:象征着离别的声音与未来的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蜀罗”代表什么?

    • A. 一种花纹
    • B. 一种高档丝绸
    • C. 一种乐器
  2. “马迹铃声遍两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未来的期待
    • B. 对过去的怀念
    • C. 对自然的赞美
  3.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张祜
    • C. 杜甫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by 李白
  • 《赠花卿》 by 杜甫

诗词对比: 张祜的《送走马使》与李白的《送友人》都描绘了送别的情景,但前者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后者则更显豪放与洒脱。两首诗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离别的情感,值得细细品味与比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诗流派与风格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