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赠贞固上人
唐代:张祜
南国披僧籍,高标一道林。
律仪精毡布,真行正吞针。
掇火身潜起,焚香口旋吟。
非论坐中社,余亦旧知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贞固上人的赞美与敬仰。诗人提到南方的僧侣身份,隐居于幽静的道林中。提到他的修行规范严谨,真正的道德修养如同吞食针一样艰难。诗人描绘了他在焚香吟唱时的专注与宁静。最后,诗人表示无论是在何处,自己与贞固上人都是旧日的知音,彼此心意相通。
注释
- 南国:指南方的地区,通常与佛教文化密切相关。
- 披僧籍:指身为僧人的身份。
- 高标:指高尚的品格或境界。
- 律仪:指佛教的戒律和规范。
- 精毡布:可能指用精致的布料制作的袈裟,象征修行的精细。
- 真行:真正的修行。
- 吞针:形容修行艰难。
- 掇火:指点燃火焰,象征启发或觉悟。
- 焚香:指在修行中焚香以示敬意。
- 社:可能指道场或修行的地方。
- 旧知音:指老朋友,心灵相通的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祜(约公元845年-约898年),字子寿,唐代诗人,生于京兆(今陕西西安)。他以五言诗和七言诗见长,作品多描写士人的生活、情感和自然景色。张祜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令人感到亲切。
创作背景
《赠贞固上人》创作于唐代,正值佛教文化盛行的时期。贞固上人是一位隐士,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士人对修道、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赠贞固上人》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中不仅表现了对贞固上人的推崇,更深层次地探讨了修行与人性的关系。前两句描绘了贞固上人作为僧侣的高尚品格,体现了其道德修养的严谨与认真。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焚香和吟唱的描写,表现了修行者在精神世界中的追求与执着,这种追求不仅仅是外在的形式,更是一种内心的修炼。
最后两句的收束,诗人在强调与贞固上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时,流露出一种彼此心灵相通的默契。整首诗在意象上结合了自然与修行,彰显了唐代文化中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赞美。张祜以简洁的语言与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追求,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南国披僧籍:南方的僧侣身份,暗示了贞固上人的修行背景。
- 高标一道林:指其品德高尚,像道林一样清幽。
- 律仪精毡布:强调修行的规范与细致。
- 真行正吞针:形容真正的修行是艰难的过程。
- 掇火身潜起:比喻修行中的觉悟与内心的升华。
- 焚香口旋吟:描绘修行者的专注与宁静。
- 非论坐中社:不论身处何地。
- 余亦旧知音:强调彼此间的深厚情谊。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吞针”形容修行的艰难,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 对仗:句子之间的对称结构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以火、香、林等意象营造出清幽的氛围,反映了修行的境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赞美,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与心灵的共鸣,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南国:象征着佛教文化的发源地。
- 僧籍:代表修行者的身份。
- 道林:隐喻修行的环境与境界。
- 火与香:象征智慧与内心的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南国披僧籍”中的“僧籍”指的是什么?
- A. 僧人的身份
- B. 僧侣的住处
- C. 僧人的衣服
- 答案:A
-
诗中“吞针”形容的是哪种状态?
- A. 修行的艰难
- B. 吃东西
- C. 受伤
- 答案:A
-
“余亦旧知音”中“知音”指的是什么?
- A. 朋友
- B. 心灵相通的人
- C. 老师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题都城南庄》:崔护
诗词对比
- 张祜的《赠贞固上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表现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但张祜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情谊,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心境的表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