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
作者: 吴文英 〔宋代〕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
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
情如水。小楼熏被。
春梦笙歌里。
白话文翻译:
卷尽愁云,夜色清新,月宫的嫦娥刚刚梳洗好。
夜幕低垂,尘埃不生,湿润的地面如同波光粼粼。
走过的路又再次回到这里,仿佛又回到了灯下的旧事。
情感如流水般缠绵。小楼内,熏香飘荡的被褥。
这一切都在春梦的笙歌中轻轻流淌。
注释:
- 卷尽愁云:指将愁苦的情绪一扫而空,形象地表现出夜空的晴朗。
- 素娥:指嫦娥,古代传说中月宫的仙女,象征着美丽和孤独。
- 暗尘不起:暗指夜晚的宁静,没有尘世的烦扰。
- 酥润:形容湿润而柔软的状态。
- 凌波地:指水波荡漾的样子,形容环境的美丽。
- 辇路重来:再次来到曾经走过的路上,暗含怀旧之情。
- 情如水:比喻感情的细腻和流动。
- 小楼熏被:指小楼内熏香的被褥,营造出温暖舒适的氛围。
- 春梦笙歌里:描绘春天的梦境,笙歌声中充满了生活的美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文英,字文英,号半山,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以其细腻的笔触和优美的词风而闻名。吴文英的词多描写风花雪月,情感深邃,具有浓厚的个人色彩。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文化繁荣的时期。词中透露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些许的孤独与怀旧。
诗歌鉴赏: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是一首典型的宋词,兼具细腻的情感与优美的意象。全词通过对夜晚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思绪。开篇“卷尽愁云”就引人入胜,诗人以清新的夜空作为背景,表达了愁苦的消散,仿佛一切烦恼都随云烟而去。
接下来的“素娥临夜新梳洗”瞬间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的境界,嫦娥的形象不仅是美的象征,也暗示着诗人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追寻。“暗尘不起”表现了夜的宁静,突出了情感世界的细腻和纯粹。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则充满了怀旧的情绪,诗人似乎在追忆往昔的美好时光,让人感受到那种对过去的依恋与眷恋。最后的“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水一般流动的情感,温馨的小楼以及梦中的歌声,共同构成了一幅极其美好的画卷,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卷尽愁云:诗人用“卷尽”表现出一种清朗的环境,暗示心境的开朗。
- 素娥临夜新梳洗:嫦娥象征着理想与美,夜晚是梦的开始。
- 暗尘不起:夜的宁静,暗示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 酥润凌波地:描绘了环境的柔美,给人以舒适感。
- 辇路重来:怀旧情绪的流露,唤起往昔的情景。
- 情如水:情感细腻如水,流动而不断。
- 小楼熏被:温馨的环境,营造出安逸的气氛。
- 春梦笙歌里:梦境中的音乐声,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修辞手法:
- 比喻:“情如水”将情感比作水,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情感的流动性。
- 拟人:“素娥临夜”赋予了嫦娥以人的形象,使其更加生动。
- 对仗:词中多处对仗工整,增强了词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词通过描绘清新的夜空与美好的情感,表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往昔的追忆。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既有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也有对失去的怀念,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愁云:象征烦恼与忧愁的情绪。
- 素娥:象征美丽与理想的爱情。
- 春梦:象征希望与美好的未来。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卷尽愁云”中“愁云”指的是什么?
A. 快乐的情绪
B. 烦恼与忧愁
C. 美丽的景色 -
“素娥”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美丽与理想爱情
C. 忧伤 -
“情如水”比喻的是什么?
A. 流动的情感
B. 固定的情感
C. 冷漠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秦观的《鹊桥仙·纤云弄巧》
诗词对比:
- 吴文英的《点绛唇·试灯夜初晴》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描绘了夜晚的美丽与情感的细腻,但吴文英更侧重于怀旧与柔情,而李清照则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忧伤。
参考资料: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