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梢青·晴雪楼台》

时间: 2025-01-25 00:37:58

晴雪楼台,试灯帘幕,适是元宵。

罗绮娇春,帝城风景,今夜应饶。

争知我系如匏,便月良天任教。

早闭柴门,从他箫鼓,细打轻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柳梢青·晴雪楼台
作者:赵长卿 〔宋代〕
晴雪楼台,试灯帘幕,适是元宵。
罗绮娇春,帝城风景,今夜应饶。
争知我系如匏,便月良天任教。
早闭柴门,从他箫鼓,细打轻敲。


白话文翻译:

晴雪中的楼台,试着点亮灯笼,正好是元宵佳节。
华丽的春装,帝城的美景,今晚更是饶有风趣。
谁能知道我如同浮萍,任月光良辰来去。
早早关上柴门,让那箫声鼓声,自由地细细敲打。


注释:

字词注释:

  • 晴雪:指晴朗的雪天。
  • 楼台:指高楼和台阁。
  • 灯帘幕:指悬挂的灯笼和帷幕。
  • 元宵:指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罗绮:指华丽的衣服。
  • 帝城:指京城,特指当时的汴京(今开封)。
  • :指浮萍,形容漂泊不定的状态。
  • 箫鼓:指乐器的声响。

典故解析: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节日,象征着团圆和欢乐,诗中提到的“晴雪楼台”营造了一个清新、明亮的节日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以词风清丽见称,常描绘自然风光与人情风貌,其作品多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元宵节,正值春季,诗人通过描绘节日的景象,表达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自由洒脱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以元宵节为背景,描绘了晴雪中的楼台美景,展现了节日的欢乐气氛。诗人首先用“晴雪楼台”引出元宵的主题,将自然景色与节日气氛融合,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意境。接着,诗人通过“罗绮娇春”描绘春日的华丽,展现出帝城的繁华美丽,增强了节日的喜庆氛围。

诗中的“争知我系如匏”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浮萍般的生活状态使他感到无奈,月光与良辰的任意流逝更是映衬了时间的无情。这种情感在后面的“早闭柴门”中得到进一步的体现,诗人选择隔绝外界的喧嚣,追求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意境清新,情感细腻,既有对节日的欢愉,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晴雪楼台:描绘了一个晴朗的雪天,楼台的景致清丽。
  2. 试灯帘幕,适是元宵:在这样的背景下,灯笼和帷幕的装饰恰好对应着元宵节的热闹。
  3. 罗绮娇春:春天的华丽服饰,展现出春季的生机与美丽。
  4. 帝城风景,今夜应饶:帝城的美景在今夜的元宵节中更加迷人。
  5. 争知我系如匏:诗人自比浮萍,表达内心的漂泊感。
  6. 便月良天任教:感叹时间的流逝与无常。
  7. 早闭柴门:选择隔绝外界的喧嚣。
  8. 从他箫鼓,细打轻敲:让外界的声音随其自然,传达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如匏”比喻自己的漂泊,表达无奈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句式工整,亦有对仗的美感,如“晴雪楼台”与“罗绮娇春”。

主题思想: 诗中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晴雪:象征纯洁与宁静。
  • 楼台:代表高处的视野与思考。
  • 灯笼:象征节日的欢愉与希望。
  • 浮萍:象征着无根与漂泊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元宵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2. 诗人用什么来比喻自己的状态?

    • A. 冰山
    • B. 浮萍
    • C. 大海
    • D. 竹子
  3. 诗中“早闭柴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渴望热闹
    • B. 向往宁静
    • C. 追求财富
    • D. 感到孤独

答案:

  1. B. 元宵节
  2. B. 浮萍
  3. B. 向往宁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青玉案·元夕》 - 辛弃疾
  • 《上元夜》 - 杜甫

诗词对比:

  1.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同样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场景,风格上更显豪放,情感更加强烈。
  2. 杜甫的《上元夜》则侧重于对人间疾苦的感叹,反映出社会现实与个体命运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宋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