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厚弟和七十四吟再赋》

时间: 2025-01-27 05:35:48

闻说朝家念履簪,朵颐安肯学羊斟。

批涂曾举词臣职,芹曝终怀野老心。

晓镜鬓须难染摘,夜檠手口尚披吟。

世间蚓窍更鸣和,未识王孙半岭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闻说朝家念履簪,
朵颐安肯学羊斟。
批涂曾举词臣职,
芹曝终怀野老心。
晓镜鬓须难染摘,
夜檠手口尚披吟。
世间蚓窍更鸣和,
未识王孙半岭音。

白话文翻译

听说朝廷家中念想穿戴的事情,
怎能安心去学羊群饮水的方式?
曾经接触过官职,
但心中依然怀有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晨光中镜子映照出白发,
夜晚点灯时手中仍在吟咏。
人间的虫鸣声,
却未曾听到王孙的吟唱。

注释

  • 朝家:指的是朝廷或朝政。
  • 履簪:指的是穿戴的饰物,象征官位与权势。
  • 朵颐:形容吃东西时的神态,文中指代安逸的生活。
  • 批涂:指接触或参与,暗指从事官职。
  • 芹曝:指芹菜晒干,寓意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 晓镜:早晨的镜子,照出白发。
  • 夜檠:夜间的灯火,象征着夜晚的吟咏。
  • 蚓窍:形容泥土中的虫子发出的声音,象征自然的声音。
  • 王孙:指代高雅的诗词或人,寓意文化的渊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友仁,号天池,宋代著名词人、诗人,曾任职于政府,后退隐田园。他的作品以豪放、深沉著称,常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刘克庄的晚年,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在当时,士人普遍面临仕途的困境,刘克庄的诗歌将这种普遍心理表达得淋漓尽致。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朝廷生活与田园生活,表现了诗人对权力与自由的思考。开头两句提到“朝家”和“羊斟”,展现了诗人与权力之间的距离感,暗示他对朝廷生活的不满与拒绝。接下来的几句则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的向往,尽管曾经身处官场,但内心始终渴望返璞归真。

“晓镜鬓须难染摘,夜檠手口尚披吟”这两句展现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白发的出现让他愈发意识到生命的短暂,而夜晚的吟咏则是他对艺术与生活的坚持。最后两句回归自然,提到蚯蚓的鸣叫和未识王孙的音调,表明了他对自然之声的向往以及对高雅文化的陌生,体现了一种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整首诗意境深远,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的哲思与对自由的渴望,既有对过往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闻说朝家念履簪:听闻朝廷上下重视个人的装束和地位。
    2. 朵颐安肯学羊斟:怎能安心去效仿那些无忧无虑的羊群。
    3. 批涂曾举词臣职:曾经参与过朝廷的政务。
    4. 芹曝终怀野老心:内心依旧向往田园的宁静。
    5. 晓镜鬓须难染摘:早晨照镜子时看到白发,难以掩饰岁月的流逝。
    6. 夜檠手口尚披吟:夜晚点灯时,手中仍在吟咏不辍。
    7. 世间蚓窍更鸣和:自然界的虫鸣声更加动听。
    8. 未识王孙半岭音:却未曾听到高雅文化的声音。
  •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朝廷生活与田园生活的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内心冲突。
    • 象征: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夜灯象征着精神的追求。
    • 拟人:虫鸣声被赋予了生命,体现了自然的和谐。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权力的厌倦与对自然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生活的渴望,体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追求。

意象分析

  • 朝家:象征权力与地位的追求。
  • 羊斟:象征无忧无虑的田园生活。
  • 晓镜:象征自我反省与岁月的流逝。
  • 夜檠:象征夜晚的思索与艺术的追求。
  • 蚓窍:象征自然的声音与生活的真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朝家”指的是哪个方面?

    • A. 个人生活
    • B. 朝廷政务
    • C. 田园生活
      答案:B. 朝廷政务
  2. “芹曝”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官场
    • B. 自然生活
    • C. 诗歌艺术
      答案:B. 自然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晓镜”有什么象征意义?

    • A. 反映政治
    • B. 反映岁月流逝
    • C. 反映友谊
      答案:B. 反映岁月流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归园田居》
  • 王维《鹿柴》
  • 孟浩然《过故人庄》

诗词对比

  • 陶渊明《归园田居》:同样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与刘克庄的诗有异曲同工之妙,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尘世的逃避。

  • 王维《鹿柴》:在自然与人文之间,王维的诗歌同样展现了对山水的赞美,与刘克庄的内心挣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鉴赏辞典》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