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叠》

时间: 2025-02-04 13:34:46

不曾解佩献明珰,莫比徐妃与寿阳。

五出至今污宋史,半妆当日怨萧郎。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不曾解佩献明珰,莫比徐妃与寿阳。
五出至今污宋史,半妆当日怨萧郎。

白话文翻译:

我从未像徐妃那样解开佩饰献上明珠,
也不能与她和寿阳媲美。
五次出征至今仍让宋史蒙羞,
那时候我只是半妆,怨恨那个萧郎。

注释:

字词注释:

  • 解佩:指解开佩饰,意为献上。
  • 明珰:一种美丽的珠宝。
  • 徐妃:指历史上的徐妃,是古代美女的象征。
  • 寿阳:特指寿阳县,可能与历史人物或故事相关。
  • 污宋史:指某些事件在宋朝史上留下了不好的记录。
  • 半妆:未完全化妆,形容状态不佳或心情郁闷。
  • 萧郎:指某位男子,可能是诗人的情感对象。

典故解析:

  • 徐妃与寿阳:徐妃是历史上著名的美人,很多诗词中提到她的美貌与悲剧。寿阳则是另一个与美人或历史故事有关的地方。
  • 五出至今污宋史:可能指代某个历史事件,影响了宋朝的形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是宋代著名的诗人,生于北宋时期,后来经历了南宋。其作品多以抒情和咏怀为主,风格豪放,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动乱的时代,诗人通过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对历史人物的追忆,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历史的不满。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与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开头以“解佩献明珰”引入,强调了奉献与牺牲的主题,反映出一种无奈的情绪。接着以“莫比徐妃与寿阳”进行对比,意在突出自己无法与古代美人相比的自卑心理,同时也暗示了美丽与命运的无常。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五次出征不仅没有带来荣耀,反而给宋史留下污点,这种情感融合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显得尤为深刻。整首诗情感浓烈,意象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不曾解佩献明珰:诗人自述未曾像徐妃那样解下佩饰,暗示自己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或地位。
  • 莫比徐妃与寿阳:自我贬低,指出自己与历史美人相比的差距,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失落。
  • 五出至今污宋史:提到历史事件的影响,表明自我与历史的纠葛。
  • 半妆当日怨萧郎:描绘了一种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往事的怀念,又有对当时情感对象的怨恨。

修辞手法:

  • 对比:将诗人自身与徐妃、寿阳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比感。
  • 象征:佩饰、明珰象征着美好与地位,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个人情感与历史的反思,揭示了美丽与命运的无常,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佩饰:象征着地位与认可。
  • 明珰:象征着美好事物。
  • 萧郎:代表着情感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徐妃”象征什么?

    • A. 美丽与理想
    • B. 失败与悲剧
    • C. 荣耀与地位
    • D. 亲情与友情
  2. “五出至今污宋史”中的“五出”可能指什么?

    • A. 诗人的征战经历
    • B. 历史事件的次数
    • C. 美人的出场次数
    • D. 诗人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豪放相比,刘克庄的诗更注重情感的细腻与历史的反思。
  • 杜甫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时局的忧虑,而刘克庄则在怀古中表达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
  • 《古代诗词鉴赏指南》
  • 《刘克庄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