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天乐(赠卢天隐)》
时间: 2025-02-04 16:10:45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齐天乐(赠卢天隐)
作者: 尹公远 〔宋代〕
江湖千里秋风客,翩然白云黄鹄。
石鼎烟霏,篆书红湿,随处菊香泉绿。
幅巾野服。尽扫叶开门,抱琴听瀑。
何事蓬壶,归来犹待海涛陆。
卢鸿旧时隐处,想斜阳草树,水榭云屋。
尘尾玄玄,笔花语语,剪尽雨窗残烛。
黄庭误读。且东老留诗,采和歌曲。
后日重寻,洞天三十六。
白话文翻译:
在江湖中漂泊千里,秋风中我是一位客人,像那翩翩飞舞的白云和黄鹄。
石鼎烟雾缭绕,篆书在湿润的红色纸上,四处弥漫着菊花的香气与泉水的清绿。
我穿着宽松的野外衣服,扫净落叶打开门,怀抱琴弦听着瀑布的声音。
为何要追寻蓬莱仙境,归来时却仍需等候海涛和陆地。
想起卢鸿昔日隐居之处,心中浮现斜阳下的草木,水边的阁楼。
世间的尘埃缠绕,笔尖在纸上留下字句,剪去雨窗下的残烛。
黄庭经被误读,且让东老留下诗篇,采撷和谐的歌声。
未来的日子再去探寻,三十六个洞天的乐趣。
注释:
- 翩然:轻盈地,形容动作轻快。
- 黄鹄:指一种鸟,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 石鼎:古代用于煮药或烹饪的器具,象征修道之人。
- 蓬壶:传说中仙人居住的地方,象征理想中的境地。
- 卢鸿:指卢天隐,诗中对其的称呼。
- 黄庭:指《黄庭经》,道教经典,象征修道的书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尹公远,宋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风格清新脱俗,充满哲理。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诗人与卢天隐的交情深厚之时,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与隐逸生活的热爱。开篇以“江湖千里秋风客”展现了游子的孤独与漂泊,紧接着以“翩然白云黄鹄”描绘出一种自由自在的状态,给人以极大的想象空间。诗中“石鼎烟霏,篆书红湿”,描绘了隐士生活的闲适与雅致,营造出一种清幽的氛围。接下来的“尽扫叶开门,抱琴听瀑”,则更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陶醉。
诗的后半部分回忆起与卢天隐的往昔,展现了对友人的深切怀念。诗人通过意象如“斜阳草树”和“水榭云屋”描绘出和谐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隐逸生活。最后“后日重寻,洞天三十六”则是对未来的期待,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通过“江湖”“秋风”“客”引入主题,表达漂泊心情。
- 第二联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清新雅致的环境。
- 第三联表达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
- 第四联回忆与卢天隐的往昔,表现深厚的友谊与人生态度。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人生的追求。
- 对仗:如“扫叶开门”“抱琴听瀑”,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赋予人的情感,增强情感的共鸣。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的热爱,展示了诗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态度。
意象分析:
- 江湖:象征人生的旅途与漂泊。
- 秋风:传达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情绪。
- 菊香:象征高洁、清雅的品格。
- 海涛陆:象征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翩然白云黄鹄”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自由自在
B. 孤独无助
C. 追求财富 -
“黄庭误读”中的“黄庭”指的是哪个经典?
A. 道德经
B. 黄庭经
C. 大学 -
诗中提到的“蓬壶”象征什么?
A. 现实生活
B. 理想境界
C. 隐士生活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 《庐山谣》(李白)
诗词对比:
- 苏轼与尹公远的作品均描绘自然与人生,但苏轼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尹公远则更倾向于对理想隐逸生活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