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读书有感》

时间: 2025-01-24 10:45:29

万叠青山锁暮阴,倚栏凝竚意深深。

趁时士女忺秦服,学语儿童解楚吟。

当日繁华逐流水,何年拱把秀穹林。

辽东俎豆铜川筮,认取斯人万古心。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万叠青山锁暮阴,
倚栏凝竚意深深。
趁时士女忺秦服,
学语儿童解楚吟。
当日繁华逐流水,
何年拱把秀穹林。
辽东俎豆铜川筮,
认取斯人万古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青山重叠在傍晚的阴影中,诗人倚靠栏杆,思绪深沉。趁着时光流转,士女们身着秦朝的服饰,儿童们在学习吟唱楚国的诗句。往日的繁华如同流水般消逝,何时才能再见这秀丽的山林?辽东的美味佳肴与铜川的卜卦之术,都是为了追求与这位伟人相同的心志,亘古不变。

注释:

  • 万叠青山:形容山峰层峦叠嶂。
  • 锁暮阴:锁住了黄昏的阴影,指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
  • 倚栏凝竚:倚靠在栏杆上,凝视远方,思绪沉重。
  • 忺秦服:忺(xiān)意为“穿着”,秦服指的是秦朝的衣服。
  • 解楚吟:学习楚国的诗歌,吟诵出声。
  • 逐流水:繁华如同流水一般迅速逝去。
  • 拱把秀穹林:拱把引申为希望再见美丽的山林。
  • 辽东俎豆:辽东地区的美食。
  • 铜川筮:铜川的卜卦术,象征追求智慧和未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熊禾,生于宋代,具体生平不详。作为一位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其诗风简练、意境深远。

创作背景:

《闻读书有感》是在一个安静的黄昏,诗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感悟与对未来的思索。

诗歌鉴赏:

《闻读书有感》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感慨的作品。全诗以青山与黄昏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敏感和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开篇的“万叠青山锁暮阴”,以意象传达出一种深邃的孤寂感,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接着,诗人将目光转向士女和儿童,描绘了一个学习和传承的场景,传达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

诗中“当日繁华逐流水”,则表现了对过往辉煌的惋惜,显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的“认取斯人万古心”,更是将个人情感与历史文化相连,表达了对伟大人物的敬仰与追随。整首诗在构思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既有对自然的观察,也有对人文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刻的思想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万叠青山锁暮阴:重重叠叠的青山在黄昏的阴影中静默,描绘出一种静谧的自然景象。
  • 倚栏凝竚意深深:诗人倚靠栏杆,凝视远方,心中思绪万千,体现了内心的沉重与思考。
  • 趁时士女忺秦服:描写当代士女穿着秦朝的服饰,暗示对传统的追溯与尊重。
  • 学语儿童解楚吟:儿童学习吟诵楚国的诗句,象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当日繁华逐流水:往日的繁华如流水般消逝,感叹时光的无情。
  • 何年拱把秀穹林:反问何时才能再见那美丽的山林,表达对美好时光的渴望。
  • 辽东俎豆铜川筮:提及辽东的美食与铜川的卜卦,暗示追求智慧与精神的饮食。
  • 认取斯人万古心:对伟人心志的追求,表达永恒的敬仰与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逐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形象生动。
  • 对仗:如“万叠青山”和“倚栏凝竚”,形成声音与意义的和谐。
  • 设问:“何年拱把秀穹林”,引发思考,增强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伟人心志的追求,传达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延续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山:象征自然与永恒,代表生命的坚韧。
  • 暮阴: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 士女:象征文化的传承与社会的进步。
  • 儿童:代表未来与希望,承载着文化的延续。
  • 流水:象征时间的无情,流逝的繁华。
  • 俎豆:象征饮食文化的丰富与历史的积淀。
  • :象征智慧与未来的探索,表明对未知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万叠青山”象征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时间的流逝
    C. 生命的坚韧
    D. 以上皆是

  2. “当日繁华逐流水”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传统的尊重

  3. 诗中提到的“儿童”象征着什么? A. 文化的传承
    B. 生命的结束
    C. 时间的流逝
    D. 自然的变化

答案:

  1. D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描述自然与人生哲理。
  • 《静夜思》(李白) - 表达对过往的回忆与思考。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杜甫)与《闻读书有感》均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但杜甫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熊禾则更关注于文化与历史的传承。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