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桥仙(欲雪)》

时间: 2025-01-11 11:03:02

傥来无定,浮生如寄,休说真非真是。

道人半睡半醒时,全身在、碧霄宫里。

风师四起,云君六合,茅舍有何准拟。

待他雪阵打窗来,旋披起、半床纸被。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傥来无定,浮生如寄,休说真非真是。
道人半睡半醒时,全身在碧霄宫里。
风师四起,云君六合,茅舍有何准拟。
待他雪阵打窗来,旋披起半床纸被。

白话文翻译:

如果说生命无常,浮生如梦,何必去讨论什么是真,什么是假呢?
道士在半睡半醒之间,仿佛全身都在碧霄宫中。
风神四处兴起,云君在六方游动,茅屋又有什么具体的打算呢?
等到雪花阵阵敲打窗户时,我便披起半床纸被。

注释:

  • :假如、如果。
  • 无定:没有固定的。
  • 浮生如寄:人生如同寄居,短暂而无常。
  • 真非真是:究竟什么是真,什么又是虚假。
  • 道人:道教的修行者。
  • 碧霄宫:传说中的天宫,象征着高远的境界。
  • 风师:指风的神灵。
  • 云君:指云的神灵。
  • 六合:指四面八方,广阔的天空。
  • 茅舍:茅草搭成的小屋。
  • 雪阵:雪花的阵势。
  • 纸被:轻薄的被子。

典故解析:

“碧霄宫”常用来指代天宫,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境界。在道教文化中,道士常常向往这种超脱于世俗的生活。诗中提到的“风师”和“云君”都是古代神话中掌管风与云的神灵,显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神秘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汪莘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他的诗风以清新、自然见长,常常表达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他的作品多描写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幻。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在那一时期,士人对人生哲学和自然的思考尤为深刻。诗中对浮生的感慨与自然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诗歌鉴赏:

《鹊桥仙(欲雪)》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通过对浮生的感慨和对自然现象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傥来无定,浮生如寄”直入主题,强调人生的无常与短暂,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不禁思考何为真实,何为虚假,反映出对人生真谛的探索。

中间部分通过“道人半睡半醒”描绘出一种恍惚的状态,仿佛在现实与梦境之间徘徊,这种状态恰恰与浮生的无常相呼应。再者,诗中提到的“风师四起,云君六合”,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在无限的宇宙中,个人的渺小与无力。

最后,诗句“待他雪阵打窗来,旋披起半床纸被”,以雪的到来作为结尾,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对自然变化的顺应与接受。这种接受不仅是对外界的回应,更是对自身内心的一种安抚。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傥来无定:假如人生没有固定的轨迹。
    2. 浮生如寄:人的一生就像是寄居在他处,短暂而无常。
    3. 休说真非真是:无须去争论什么是虚假,什么是真实。
    4. 道人半睡半醒时:道士在半梦半醒的状态中。
    5. 全身在碧霄宫里:仿佛身处于高远的天宫。
    6. 风师四起:风的神灵在四处兴起。
    7. 云君六合:云的神灵在六方游动。
    8. 茅舍有何准拟:在这样的环境中,茅屋又有什么具体的计划呢?
    9. 待他雪阵打窗来:等待着雪花的阵势打在窗户上。
    10. 旋披起半床纸被:于是我披起了半床轻薄的被子。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人生比作寄居,形象地表达了其短暂。
    • 拟人:将风和云赋予神灵的特性,增强了自然的神秘感。
    • 对仗:句式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变化,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淡然与接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现象,反映出内心的宁静与豁达。

意象分析:

  • 浮生:象征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 碧霄宫:象征理想与超脱。
  • 风、云:象征自然的力量和变化。
  • 雪阵:象征宁静与纯洁,带来一种静谧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道人”指的是: A. 一个普通人
    B. 道教的修行者
    C. 一位诗人

  2. “浮生如寄”表达的含义是: A. 人生悠长
    B. 人生短暂
    C. 人生充实

  3. 诗中提到的“碧霄宫”象征着: A. 现实生活
    B. 高远的理想
    C. 一种烦恼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登高》 杜甫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鹊桥仙(欲雪)》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两者都在探讨人生的短暂和对自然的感慨,但前者更侧重于思乡情怀,后者则更关注对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代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