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时间: 2025-01-22 17:24:45

侵星发洛城,城中歌吹声。

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

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

大隐德所薄,归来可退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奉使嵩山途经缑岭
作者:宋之问

侵星发洛城,城中歌吹声。
毕景至缑岭,岭上烟霞生。
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
大隐德所薄,归来可退耕。


白话文翻译:

夜晚的星星在洛城升起,城中传来歌声和乐音。
毕景到达了缑岭,岭上烟雾和霞光缭绕。
草木繁茂,蕴含着大自然的气息,山川流露出古老的情怀。
大隐者的德行受到轻视,但我回归后可以在田园中耕作。


注释:

字词注释:

  1. 侵星:夜晚的星星开始升起。
  2. 毕景:指代诗人或友人的到来,毕景是古代著名的隐士。
  3. 缑岭:地名,指缑氏山脉,风景秀丽。
  4. 烟霞:自然景象,烟雾和霞光。
  5. :富饶、充满。
  6. 大隐:大隐士,指隐居的人,追求远离世俗的生活。
  7. 德所薄:德行受到轻视或不被重视。
  8. 退耕:归隐田园,耕作。

典故解析:

  • 缑岭:在古代文学中常常作为隐士栖息之所,象征着追求清净和高洁的心灵。
  • 大隐德所薄:表达诗人对隐士的尊重,同时反映出对社会的无奈与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649年-713年),字中立,唐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尤其以五言绝句见长。他的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时代背景是唐朝盛世,诗人作为官员出行,途经风景如画的缑岭,受到自然美的启发,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及对官场的失望。


诗歌鉴赏:

《奉使嵩山途经缑岭》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抒发个人情感的诗。诗中开篇描绘了夜晚星星升起的景象,紧接着是城中歌声的悠扬,展示了洛城的繁华与生机。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来到缑岭,眼前的烟霞景象让人心旷神怡,充满了对自然的赞美。草木丰盈、山川古情的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也隐含着对人世喧嚣的反思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最后两句更是点明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尽管隐士的品德在世俗中受到轻视,但他依然希望能够回归田园,过上宁静的生活。这种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无奈形成鲜明对比,让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思考。诗人在描绘自然美的同时,传达了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唐代文人对自然与人文精神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侵星发洛城:描写夜色降临,星星在洛城升起,暗示时间的流逝与诗人出发的时刻。
  2. 城中歌吹声:表现城中热闹的气氛,歌声与乐音交织,反映出繁华的生活。
  3. 毕景至缑岭:引入毕景这一隐士象征,暗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 岭上烟霞生:描绘缑岭的美丽,烟雾与霞光交融,展现自然的灵秀。
  5. 草树饶野意:草木的生长充满了自然的气息,体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6. 山川多古情:山川流露出历史的深厚感情,唤起对古代的思考。
  7. 大隐德所薄:隐士的品德在世俗中受到轻视,反映出社会对高洁人格的忽视。
  8. 归来可退耕:表达了诗人希望回归自然,过上简单田园生活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象比喻为情感的寄托,增强了诗的意境。
  • 对仗:如“草树饶野意,山川多古情”,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把自然景物赋予情感,使得诗句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隐逸”与“世俗”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士生活的向往,揭示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传达出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希望与梦想。
  2. 歌声:代表着人们的欢愉与生活的热闹。
  3. 烟霞:象征自然的美好与神秘。
  4. 草树:代表自然的生机与活力。
  5. 山川:象征历史的厚重与人文的积淀。
  6. 隐士:象征追求精神自由的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侵星”主要指什么?

    • A. 太阳升起
    • B. 星星升起
    • C. 月亮升起
  2. “大隐德所薄”中的“大隐”指的是?

    • A. 一个地方
    • B. 隐居的人
    • C. 一种生活方式
  3. 诗中表达的隐逸生活的愿望主要体现在?

    • A. 对官场的热爱
    • B. 对自然的向往
    • C. 对城市的留恋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归园田居》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两首诗均表达了对山水自然的向往,但王维更注重静谧的氛围,而宋之问则在喧闹中寻找宁静。两首诗皆体现出唐代文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