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崔相百忧章》
时间: 2025-01-10 19:11:48意思解释
上崔相百忧章
作者:李白 〔唐代〕
原文展示:
共工赫怒,天维中摧。鲲鲸喷荡,扬涛起雷。鱼龙陷人,成此祸胎。火焚昆山,玉石相磓。仰希霖雨,洒宝炎煨。箭发石开,戈挥日回。邹衍恸哭,燕霜飒来。微诚不感,犹絷夏台。苍鹰搏攫,丹棘崔嵬。豪圣凋枯,王风伤哀。斯文未丧,东岳岂颓。穆逃楚难,邹脱吴灾。见机苦迟,二公所咍。骥不骤进,麟何来哉!星离一门,草掷二孩。万愤结缉,忧从中催。金瑟玉壶,尽为愁媒。举酒太息,泣血盈杯。台星再朗,天网重恢。屈法申恩,弃瑕取材。冶长非罪,尼父无猜。覆盆傥举,应照寒灰。
白话文翻译:
共工愤怒地撞击天空,天柱中被摧毁。鲲和鲸在海中翻腾,激起波涛如雷鸣。鱼龙相互纠缠,造成了这场灾难。火焚昆山,玉石相互碰撞。仰望希望的雨水,洒落在宝贵的火焰中。箭发石开,戈矛挥动,日月反复。邹衍在悲痛中哭泣,燕子和霜寒一同降临。微薄的诚意无以打动,仍然被束缚在夏台。苍鹰翱翔,丹棘丛生高耸。英雄豪杰凋零,王风带来悲伤。文化尚未丧失,东岳又怎会衰败。穆王逃避楚国的灾难,邹衍则脱离了吴国的苦难。见机迟缓,二公因此感叹。骏马不疾驰,麒麟何时到来?星辰离去,草木凋零。万千愤怒交织,忧愁从中涌来。金瑟玉壶,尽是愁苦的媒介。举杯叹息,泪水满杯。台星再次明亮,天网重新恢复。屈法申恩,抛弃瑕疵,取其精华。冶长并无罪,尼父也无猜忌。覆盆若能举起,应当照亮寒灰。
注释:
- 共工:古代神话中的水神,象征混乱与愤怒。
- 鲲鲸:指大鱼和鲸鱼,象征巨大而强大的自然力量。
- 昆山:传说中的仙山,象征美好与珍贵的东西。
- 邹衍:指古代思想家邹衍,以悲伤著称。
- 穆王:指周穆王,曾逃避楚国的灾难。
- 金瑟、玉壶:象征美好事物与情感的载体。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豪放飘逸的诗风和豪情壮志而著称,是“诗仙”之美誉。
- 创作背景:李白创作这首诗时,正值唐代盛世,但社会动荡不安,李白以诗歌表达内心的忧虑和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诗歌鉴赏:
《上崔相百忧章》是李白在忧国忧民的深情中写就的一首诗,诗中通过众多意象的描绘,展现了战乱、灾难给百姓带来的痛苦与困扰。开头以“共工赫怒”引出自然界的愤怒,接着用“鲲鲸喷荡”描绘出海洋的动荡,象征着社会的动乱。诗中提到的“火焚昆山”更是将美好事物化为灰烬,反映了李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在情感表达上,李白展示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透过“金瑟玉壶,尽为愁媒”的意象,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渴望与对现实的失落感。最后“覆盆傥举”的意象,似乎寄托着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尽管现实艰难,李白依然渴望能够重见光明。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共工赫怒,天维中摧”:共工的愤怒象征着自然的力量被激发,暗喻社会的不安。
- “鲲鲸喷荡,扬涛起雷”:描绘海洋的翻腾,象征着动荡的局势。
- “鱼龙陷人,成此祸胎”:鱼龙的纠缠导致灾难,暗指政局混乱。
- “火焚昆山,玉石相磓”:美好事物被毁,象征着文化的损失。
- “举酒太息,泣血盈杯”:用酒来抒发忧愁,表明作者的悲痛。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鲲鲸比作动荡不安的社会,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金瑟玉壶”对仗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 拟人:自然现象被赋予情感,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互动。
-
主题思想:
- 整首诗反映了李白对国家动乱的深切忧虑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 共工:象征混乱与灾难的神话人物。
- 昆山:象征美好与珍贵的理想。
- 金瑟玉壶:代表情感与美好事物的象征。
互动学习:
-
选择题:
- 诗中提到的“共工”象征: A. 和平 B. 混乱 C. 富饶 D. 安宁
-
填空题:
- “金瑟玉壶,尽为___媒。”
-
判断题:
-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全部为美好景象。(对/错)
答案:
- B
- 愁
- 错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李白的《将进酒》、《月下独酌》均有类似的豪情与忧虑。
- 诗词对比: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杜甫的风格更为沉重和具体。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白全集》
- 《唐代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