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时间: 2025-01-10 23:09:36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

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

(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

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

山有二石楼。

今延祥寺在南楼下,朱明洞在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

)东坡之师抱仆老,真契早已交前生。

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归耕。

道华亦尝啖一枣,(唐永乐道士侯道华,窃食邓天师药仙去。

永乐有无核枣,人不可得,道华独得之。

予在岐下,亦尝得食一枚。

)契虚正欲仇三彭。

(唐僧契虚,遇人导游稚川仙府。

真人问曰:汝绝三彭之仇乎?

契虚不能答。

)铁桥石柱连空横,(山有铁桥石柱,人罕至者。

)杖藜欲趁飞猱轻。

云溪夜逢喑虎伏,(山有哑虎巡山。

)斗坛画出铜龙狞。

(冲虚观后有朱真人朝斗坛,近于坛上获铜龙六、铜鱼一。

)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

近者戏作凌云赋,笔势仿佛离骚经。

负书従我盍归去,群仙正草新宫铭。

汝应奴隶蔡少霞,我亦季孟山玄卿。

(唐有梦书《新宫铭》者,云紫阳真人山玄卿撰,其略曰:良常西麓原泽东泄,新宫宏宏,崇轩?献?献。

又有蔡少霞者,梦人遣书碑,略曰,公昔乘鱼车,今履瑞云,躅空仰涂,绮辂轮囷。

其末题云,五云书阁吏蔡少霞书。

)还须略报老同叔,赢粮万里寻初平。

(子由一字同叔。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

作者: 苏轼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
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
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
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
山有二石楼。今延祥寺在南楼下,朱明洞在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
东坡之师抱仆老,真契早已交前生。
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归耕。
道华亦尝啖一枣,唐永乐道士侯道华,窃食邓天师药仙去。
永乐有无核枣,人不可得,道华独得之。
予在岐下,亦尝得食一枚。契虚正欲仇三彭。
唐僧契虚,遇人导游稚川仙府。
真人问曰汝绝三彭之仇乎?契虚不能答。
铁桥石柱连空横,山有铁桥石柱,人罕至者。
杖藜欲趁飞猱轻。云溪夜逢喑虎伏,山有哑虎巡山。
斗坛画出铜龙狞。冲虚观后有朱真人朝斗坛,近于坛上获铜龙六铜鱼一。
小儿少年有奇志,中宵起坐存黄庭。
近者戏作凌云赋,笔势仿佛离骚经。
负书従我盍归去,群仙正草新宫铭。
汝应奴隶蔡少霞,我亦季孟山玄卿。
唐有梦书新宫铭者,云紫阳真人山玄卿撰,其略曰良常西麓原泽东泄,新宫宏宏,崇轩献献。
又有蔡少霞者,梦人遣书碑,略曰,公昔乘鱼车,今履瑞云,躅空仰涂,绮辂轮囷。
其末题云,五云书阁吏蔡少霞书。还须略报老同叔,赢粮万里寻初平。
子由一字同叔。


白话文翻译:

人间有这样美丽的地方如白玉京,罗浮山在日出时分,鸡鸣报晓。
南楼的景致未必能与日观相比,郁仪自愿迎接晨光。
刘梦得有诗,记下罗浮山夜半见日的奇景。
这座山并不高,却能在夜晚看到日出,实在不同寻常。
山上有两座石楼,如今延祥寺在南楼下,朱明洞在冲虚观的后面,传说这里是蓬莱的第七洞天。
我在东坡的师父抱仆老那里,早已与他结下了深厚的缘分。
玉堂金马早已流落,寸田尺宅如今又归于耕种。
道华也曾吃过无核枣,那是唐永乐道士侯道华,偷偷吃了邓天师的仙药。
永乐的无核枣,别人都得不到,只有道华独得。我在岐下,也曾吃到一枚。契虚正打算报仇于三彭。
唐僧契虚,遇人引领他到稚川仙府。
真人问他:“你有没有解恨三彭的仇?”契虚却无法回答。
铁桥石柱连绵贯通,山上有铁桥石柱,鲜有人至此。
我拄着杖,想要追赶飞猱般轻快。云溪夜里遇到哑虎潜伏,山中有哑虎巡逻。
斗坛上画出铜龙狞恶,冲虚观后有朱真人朝斗坛,近坛上得到了铜龙和六条铜鱼。
小儿少年心怀奇志,半夜起来读黄庭经。
近来他戏作《凌云赋》,笔势仿佛如《离骚》一般。
我背书跟随你何不回去,群仙正草写新宫铭。
你应如奴隶蔡少霞,我也如季孟山玄卿。
唐代有梦中书写新宫铭的人,云紫阳真人和山玄卿所作,其大意是:良常西麓原泽东泄,新宫宏伟,崇轩华美。
又有蔡少霞,他梦中有人遣书碑,略曰:你曾乘鱼车,现在踏瑞云,仰望空中,华丽的车轮转动。
最后题字云,五云书阁吏蔡少霞所书。还须略报老同叔,赢粮万里寻初平。
子由与我同字同叔。


注释:

  • 白玉京:形容罗浮山如同白玉般的美丽。
  • 鸡一鸣:鸡鸣代表日出。
  • 南楼:罗浮山的一个楼台。
  • 朱明:指的是晨光。
  • 刘梦得:指的是刘克庄,唐代诗人。
  • 契虚:唐代的一个僧人,意指虚无缥缈。
  • 铁桥石柱:形容山上奇特的自然景观。
  • 斗坛:与道教有关的祭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具有豪放、清新、自然的风格。他的诗、词、散文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反映了他对自然的观察、对道教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游览罗浮山时,他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与神秘,结合自身的经历,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后代的寄托。


诗歌鉴赏:

苏轼的《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是一首饱含哲理与自然情趣的作品。诗中描绘了罗浮山的奇特景观和个人的感受,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人间有此白玉京”点明了罗浮山的绝美,接着通过对南楼和朱明光景的描绘,突显了日出的壮丽和静谧。诗中融入了许多历史典故和个人经历,使得诗意更加深邃。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刘梦得,是个熟悉自然、懂得夜半见日的诗人,这种智者的形象与苏轼自己的经历相得益彰,增添了诗的厚度。诗中还提到的道华和契虚等人物,象征着道教的精神追求,表现出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真理的向往。

整首诗在语言上非常讲究,使用了对仗和比喻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流畅而富有韵律感。诗中不仅有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还有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苏轼“游山玩水,悟道养生”的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人间有此白玉京”,用“白玉京”来形容罗浮山的美丽,是一种夸张的表现,突显其绝佳的自然景观。
  • “罗浮见日鸡一鸣”,通过鸡鸣描绘日出之景,带出自然的生机。
  • “南楼未必齐日观”,表达了南楼的景致虽美,但可能无法与日出相提并论,展现了诗人的谦逊与对自然的敬畏。
  • “郁仪自欲朝朱明”,使用“郁仪”描绘迎接晨光的情景,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及对仗手法,如“铁桥石柱连空横”,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和音韵美。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结合,形成了诗的独特魅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后代的寄托。表达了追求理想、超脱世俗的情怀,同时也展现了对道教文化的欣赏。诗人通过游山玩水,悟出人生的真谛,体现了他豁达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玉京:象征美丽和神秘。
  • 鸡鸣:象征新生与希望。
  • 南楼:象征人类对自然的建筑与精神追求。
  • 朱明:象征光明和未来的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苏轼在诗中提到的“白玉京”指的是哪里?

    • A. 罗浮山
    • B. 蓬莱
    • C. 仙境
    • D. 天宫
  2. 诗中提到“刘梦得”是谁?

    • A. 道士
    • B. 诗人
    • C. 画家
    • D. 学者
  3. 诗中描述的“南楼”是什么?

    • A. 一座寺庙
    • B. 一处观景台
    • C. 一座山峰
    • D. 一条河流
  4. 苏轼在诗中的情感基调是?

    • A. 悲伤
    • B. 愉悦
    • C. 沉重
    • D. 迷茫

答案

  1. A
  2. B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鹿柴》

诗词对比

  • 苏轼的《游罗浮山一首示儿子过》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苏轼更侧重于哲理思考,而李白则多表现豪情壮志。

参考资料:

  • 《苏轼诗文集》
  • 《宋代文学概论》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诗句

人间有此白玉京,罗浮见日鸡一鸣。下一句是什么

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上一句是什么

南楼未必齐日观,郁仪自欲朝朱明。下一句是什么

(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上一句是什么

(刘梦得有诗,记罗浮夜半见日事。下一句是什么

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上一句是什么

山不甚高,而夜见日,此可异也。下一句是什么

山有二石楼。上一句是什么

山有二石楼。下一句是什么

今延祥寺在南楼下,朱明洞在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上一句是什么

今延祥寺在南楼下,朱明洞在冲虚观后,云是蓬莱第七洞天。下一句是什么

)东坡之师抱仆老,真契早已交前生。上一句是什么

)东坡之师抱仆老,真契早已交前生。下一句是什么

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归耕。上一句是什么

玉堂金马久流落,寸田尺宅今归耕。下一句是什么

道华亦尝啖一枣,(唐永乐道士侯道华,窃食邓天师药仙去。上一句是什么

道华亦尝啖一枣,(唐永乐道士侯道华,窃食邓天师药仙去。下一句是什么

永乐有无核枣,人不可得,道华独得之。上一句是什么

人间有此白玉京,下一句是什么

罗浮见日鸡一鸣。上一句是什么

罗浮见日鸡一鸣。下一句是什么

南楼未必齐日观,上一句是什么

南楼未必齐日观,下一句是什么

郁仪自欲朝朱明。上一句是什么

郁仪自欲朝朱明。下一句是什么

(刘梦得有诗,上一句是什么

(刘梦得有诗,下一句是什么

记罗浮夜半见日事。上一句是什么

记罗浮夜半见日事。下一句是什么

山不甚高,上一句是什么

山不甚高,下一句是什么

而夜见日,上一句是什么

而夜见日,下一句是什么

此可异也。上一句是什么

此可异也。下一句是什么

山有二石楼。上一句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