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一春两脚滞东园,柳绊花牵不暂闲。今日酽晴天气好,杖藜看水更看山。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脚步在东园中停滞不前,柳条缠绕着花朵,令我无法片刻闲适。今天的天气晴朗而美好,我拄着拐杖,一边欣赏水景,一边眺望山景。
注释:
- 滞:停留、停滞。
- 东园:指东边的园子,这里可能是诗人居住的地方。
- 柳绊:柳条缠绕。
- 花牵:花朵吸引着我,无法自拔。
- 酽晴:浓厚的晴天,形容天气非常好。
- 杖藜:拄着的拐杖,藜是一种植物,这里泛指拐杖。
- 看水更看山:一边看水,一边看山。
典故解析:
此诗中的“柳绊花牵”可以看作对春天的描绘,柳树与花朵的相互缠绕,象征着春日的生机与繁华。同时,这种绊与牵的状态也隐喻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密切关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风格清新自然,特别擅长描绘故乡的山水风光和田园生活。杨万里的作品常常蕴含着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日的一个闲适时光,诗人沉浸在东园的春意中,心情宁静而愉悦。春天的气息促使他思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在忙碌生活中享受自然美好的重要性。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己未春日山居杂兴十二解 其十二》彰显了诗人对春天的深刻感受与思考。诗的开头“春两脚滞东园”便传达出一种春日的宁静与缓慢,仿佛时间在这一刻凝固,让人留恋。紧接着“柳绊花牵”描绘了春天的景象,柳树的柔软与花朵的娇艳相互缠绕,形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令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今日酽晴天气好”则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天气的赞美,简单而直接的用词让人感到亲切。最后一句“杖藜看水更看山”表达了诗人悠然自得的状态,拄着拐杖,悠然观看水流与山峦,体现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哲思。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诗人不仅传达了对自然的感慨,更引发了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春两脚滞东园:
- 意思:春天的脚步在东园中停滞不前。
- 分析:通过“滞”字,表达了春天的静谧与诗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
-
柳绊花牵不暂闲:
- 意思:柳条缠绕着花朵,令我无法片刻闲适。
- 分析:“柳绊花牵”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象,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被春天的美丽所吸引的心情。
-
今日酽晴天气好:
- 意思:今天的天气晴朗而美好。
- 分析:用“酽晴”形容天气的好,表现了诗人对美好春光的赞美。
-
杖藜看水更看山:
- 意思:我拄着拐杖,一边欣赏水景,一边眺望山景。
- 分析:表达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对自然景色的欣赏。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生动形象地比喻为人类感情的寄托。
- 拟人:柳与花的缠绕如同人类情感的牵绊。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称结构使得语句更为和谐,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柳:柔美与生命的象征。
- 花:美丽与短暂的象征。
- 水:流动与生命的象征。
- 山:稳重与永恒的象征。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的自然画卷,传达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东园”指的是: A. 西边的园子
B. 北边的园子
C. 东边的园子
D. 南边的园子 -
诗句“柳绊花牵”的意思是: A. 柳树和花朵分开
B. 柳树缠绕着花朵
C. 花朵绊住了柳树
D. 柳条与花瓣一起掉落 -
诗人今天的天气是: A. 阴天
B. 雨天
C. 酽晴
D. 风天
答案:
- C
- B
-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了山水田园的宁静之美。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陶渊明:两位诗人都擅长描写自然与田园生活,杨万里更注重春天的生机,而陶渊明则强调隐逸生活的恬淡。
- 杨万里 vs. 王维:杨万里多用生动的细节描绘自然,王维则通过意境营造出一种内心的宁静。
通过对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诗歌的不同风格和主题表现。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杨万里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