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送王吉州宣子舍人,和明州二首
—— 杨万里
碧海翻词笔,清霜逼谊风。
不应盛名下,未著玉堂中。
剩欲公留此,其如帝望公。
从今摩病眼,看到火城红。
白话文翻译:
送别王吉州的宣子舍人,和明州的两首诗
—— 杨万里
碧蓝的海水翻动着我的笔,清冷的霜气逼近友情的风。
你不必因为名声显赫而感到沮丧,尚未进入那华丽的玉堂之中。
我只希望你能留在这里,像天子对你寄予的期待一样。
从今往后,即使我眼疾缠身,也可以看到那火城的红色光辉。
注释:
- 碧海:指海水的颜色,象征着广阔和深邃。
- 翻词笔:比喻创作灵感的涌现。
- 清霜:形容清晨的寒霜,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 盛名下:指名声显赫的状态。
- 玉堂:指高官显贵的地方,象征权势和荣耀。
- 摩病眼:指眼睛由于疾病而处于不适的状态。
- 火城红:指城市的繁华与热闹,象征希望和未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散文家和书法家。杨万里的诗风以清新自然、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送别朋友时所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祝福,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名声和地位的重视,并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未来发展的期盼。
诗歌鉴赏:
《送王吉州宣子舍人,和明州二首》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真挚祝福和深厚情谊。开头两句“碧海翻词笔,清霜逼谊风”描绘了海的浩瀚与清晨的寒霜,象征着诗人创作时的灵感和友情的珍贵。这种意象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营造了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
接下来的句子“不应盛名下,未著玉堂中”则是对友人王吉州的安慰与鼓励,暗示着即使在名声的压力下,也不必感到沮丧,因为真正的成就并不一定要在显赫的地位中体现。诗人希望友人能够留在身边,像皇帝对他的期待一样,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期望。
最后一句“从今摩病眼,看到火城红”则是对未来的展望,尽管身处病痛之中,依然希望能看到繁华的景象,象征着对生活的希望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这首诗不仅是对友人的送别,更是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友情的力量与对未来的信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碧海翻词笔:海水如同翻动的笔,象征着诗人的创作灵感。
- 清霜逼谊风:清晨的寒霜逼近友情的温暖,暗示友情的珍贵与脆弱。
- 不应盛名下:不必因名声而感到沮丧,传达了对友人的安慰。
- 未著玉堂中:尚未进入权贵的圈子,反映出对社会地位的思考。
- 剩欲公留此:希望友人能留在身边,表达了深厚的友情。
- 其如帝望公:如同天子对有才之人的期待,寄托了美好的祝愿。
- 从今摩病眼:即使眼疾缠身,依然希望能看到美好的未来。
- 看到火城红:象征着繁华与希望,反映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海水比作翻动的笔,增强了诗的意象。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象征:火城红象征着繁荣和希望,寓意深远。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关怀与期待,反映出友情的珍贵和对未来的美好向往,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 碧海:象征广阔与自由,代表着无尽的可能性。
- 清霜:象征清冷与孤独,反映出一种内心的忧虑。
- 玉堂:象征权力与地位,反映出社会的压力。
- 火城红:象征繁华与希望,表达对未来的美好期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碧海”象征什么?
A. 自由与广阔
B. 孤独与悲伤
C. 权力与地位 -
“清霜逼谊风”中的“清霜”指的是什么?
A. 友情的温暖
B. 冷清的气氛
C. 自然的景象 -
诗人希望王吉州能留在身边,像皇帝一样期待他,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失落与孤独
B. 期待与祝福
C. 恨意与嫉妒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杨万里与杜甫的诗歌都是表达送别之情,但杨万里的诗更注重于对友人的鼓励与期待,而杜甫则多体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怀和个人的忧虑。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杨万里诗文选》
- 相关学术文章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