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郎归 郭延年诞日》

时间: 2025-04-29 10:20:55

断蓬踪迹去依刘。

试登王粲楼。

此心安处即菟裘。

尚何来往求。

诗遣兴,酒消愁。

竹林多胜游。

与君何日共仙舟。

相看应白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断蓬踪迹去依刘。
试登王粲楼。
此心安处即菟裘。
尚何来往求。
诗遣兴,酒消愁。
竹林多胜游。
与君何日共仙舟。
相看应白头。


白话文翻译:

在断蓬的踪迹中,去寻找刘备的行踪。
我试着登上王粲的楼台。
此心安处便是我的安乐之所。
何必再去求索呢?
诗歌可以抒发我的兴致,酒也能消解我的愁苦。
竹林中游玩更是乐趣无穷。
你我何时能共乘仙舟?
彼此相视应是白头偕老的时刻。


注释:

  • 断蓬:比喻漂泊无依的状态。
  • :指刘备,三国时期的著名人物。
  • 王粲:东汉末年著名的诗人,代表作有《登楼赋》。
  • 菟裘:菟裘是指一种轻便舒适的衣服,象征安逸的生活。
  • 竹林:竹林常被视为隐逸、游玩的好去处。
  • 仙舟:指的是神仙的船,象征着理想中的生活或境界。

典故解析:

  • 王粲:王粲以其才华和作品闻名,诗中提及他所在的楼,暗示对文化和艺术的追求。
  • 刘备:在中国历史上,刘备被视为仁义之君,常常与忠义相挂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俊民,金朝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风格和对自然的细腻描写而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郭延年诞日,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及对友谊的珍视。


诗歌鉴赏:

李俊民的《阮郎归 郭延年诞日》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断蓬踪迹”就如同诗人的内心独白,流露出一种漂泊不定的心态。接着,诗人提到“王粲楼”,不仅是对古人文采的追慕,也暗示了自己对文化的追求与向往。

在“此心安处即菟裘”一句中,诗人表达了对安逸生活的追求,认为心灵的宁静才是最重要的。接下来的“诗遣兴,酒消愁”则让人感受到诗人面对生活烦恼时的洒脱与从容。最后,诗人寄托了对友谊的期待,期盼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表达出一种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真挚友谊的珍惜。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优雅而清新,既有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丰富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断蓬踪迹去依刘:表明漂泊的状态,向刘备寻求安慰与依靠。
  2. 试登王粲楼:指向名人,渴望接触更高的文化。
  3. 此心安处即菟裘:心安即是家,表达对安逸生活的向往。
  4. 尚何来往求:不再追求物质的东西,内心的宁静更为重要。
  5. 诗遣兴,酒消愁:通过诗歌与酒来抒发情感,寻求心灵的寄托。
  6. 竹林多胜游:竹林是理想的游玩之地,象征着自由与欢乐。
  7. 与君何日共仙舟:期盼与友人共同享受理想生活。
  8. 相看应白头:愿意与友人携手共度余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断蓬”比喻漂泊状态。
  • 对仗:诗句之间的形式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诗人赋予自然以情感,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对友谊的珍视,以及对心灵宁静的渴望。诗人在对历史人物的追慕中,反思自己的生活,表达出一种既怀旧又向前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断蓬:象征漂泊与孤独。
  • 王粲楼:象征文化与理想。
  • 菟裘:象征安逸与宁静的生活。
  • 竹林:象征自由和乐趣。
  • 仙舟:象征理想中的生活与梦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断蓬”指代什么?

    • A. 漂泊的生活
    • B. 稳定的家
    • C. 朋友的友情
  2. 王粲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文化与理想
    • C. 友谊
  3. “与君何日共仙舟”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愿望?

    • A. 对金钱的追求
    • B. 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C. 对权力的渴望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月夜忆舍弟》与《阮郎归》均表达对亲情和友情的怀念,但前者更偏向于对家庭的思念,而后者则侧重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友谊的珍视。

参考资料:

  • 《金朝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