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鸾归令(为张子安舞姬作)》

时间: 2025-02-04 15:40:02

珠履争围。

小立春风趁拍低。

态闲不管乐催伊。

整铢衣。

粉融香润随人劝,玉困花娇越样宜。

凤城灯夜旧家时。

数他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彩鸾归令(为张子安舞姬作) ——作者: 张元干 〔宋代〕

珠履争围。小立春风趁拍低。态闲不管乐催伊。整铢衣。粉融香润随人劝,玉困花娇越样宜。凤城灯夜旧家时。数他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中,舞姬身着珠履,争相围绕,微微在春风中站立,轻轻拍打着裙摆。她的姿态悠闲,不在意乐声催促。她整理着华丽的衣裳,涂抹的粉妆与香气在他人劝说下渐渐融化,宛若被玉镶嵌的花儿娇艳欲滴,显得格外合适。在凤城的灯火夜色中,往昔的景象如梦似幻,回忆中又有谁能与她相比呢?

注释:

  • 珠履:指华丽的鞋子,通常用于形容舞姬或贵族女子的穿着。
  • 小立:微微站立的姿态。
  • 乐催:乐声催促,意指乐曲在催动舞者。
  • 整铢衣:整理华丽的服装,铢衣指精致的衣裳。
  • 粉融香润:粉妆与香气相互渗透,形容女子的妆容和气息。
  • 凤城灯夜:指灯火辉煌的城市,可能是指一种繁华的夜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宋代词人,以其词风华丽、情感细腻著称。他的作品常常描绘女性的柔美与生活的细节,受到当时社会的广泛欢迎。

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为张子安舞姬所作,反映了当时舞姬在宴会和社交场合中的风采与魅力,体现了对女性美的赞美以及对往昔时光的追忆。

诗歌鉴赏:

《彩鸾归令》以其细腻的描绘和优雅的意象,展现了舞姬在春日里的轻盈和从容。词中通过“珠履争围”开篇,不仅描绘了舞姬的装扮,也暗示了她在众人中的独特魅力。接着“态闲不管乐催伊”,表现出舞姬的自信与淡定,似乎不受外界的干扰,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舞蹈中。整首词通过描绘舞姬的形象,传达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仿佛我们也能感受到那春风的温暖与乐声的曼妙。

同时,词中提及的“凤城灯夜”则勾起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给予了整首词一种淡淡的忧伤。舞姬的美丽与舞蹈不仅是对生活的享受,也是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总的来说,这首词通过生动的描写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与生活的丰富性,充分显示了宋代词人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珠履争围:描绘舞姬的华丽装扮,吸引众人的目光。
  • 小立春风趁拍低:展现舞姬轻盈的姿态,春风拂面,增添了动感。
  • 态闲不管乐催伊:表达她的从容与优雅,不受外界的影响。
  • 整铢衣:体现她对外貌的重视与精致的生活态度。
  • 粉融香润随人劝:描写她妆容与气息的融洽,展现女性的柔美。
  • 玉困花娇越样宜:比喻她的美丽,宛如玉石与花朵般娇艳动人。
  • 凤城灯夜旧家时:感叹过往的美好时光,增添了一层情感深度。
  • 数他谁:提出疑问,暗示她的独特与无人可比。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舞姬的美丽比作“玉困花娇”,增强了形象的生动性。
  • 拟人:通过“乐催”的描写,赋予音乐以情感。
  • 对仗:词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增强了词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词通过描绘舞姬的美丽与优雅,表达了对女性柔美的赞美,同时也隐含了对流逝时光的感慨,体现了生活的丰富与多彩。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珠履:象征着华丽与高贵,代表着舞姬的身份。
  • 春风:象征着温暖与生机,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氛围。
  • 凤城:象征繁华与美好,寄托着对往昔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珠履”指的是什么? A. 华丽的鞋子
    B. 普通的鞋子
    C. 仅仅是装饰

  2. “态闲不管乐催伊”是指舞姬的什么状态? A. 紧张
    B. 从容
    C. 疲惫

  3. “凤城灯夜”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怀念
    C. 无聊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张元干的《彩鸾归令》更加注重对舞姬形象的细致刻画,而李清照则更多表现出内心情感的细腻与深沉。两者虽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女性的柔美与生活的多姿多彩。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
  • 相关的古代诗词解读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