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黄金不惜买蛾眉,拣得如花三四枝。
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去不相随。
白话文翻译:
我花重金购买美丽的女子,最终挑选了三四枝如花的她们。
然而,歌舞使我心力交瘁,等到我一朝离世,她们却再也无法相随。
注释:
- 黄金:指金钱,表示对美的追求不惜花费巨资。
- 蛾眉:比喻美丽的女子,形容眉如蛾翅般纤细。
- 如花:形容女子美丽。
- 歌舞:指娱乐和享乐,表现生活消耗心神的方式。
- 身去:指死亡。
- 不相随:无法再相伴,暗示生命的无常与消逝。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了对美的追求和享乐生活的短暂性,反映了唐代对歌舞娱乐的热衷以及作者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唐代是一个繁荣的时代,歌舞妓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最终失去的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以通俗易懂、情感真挚著称,关注民生,提倡诗歌的现实性和社会性。白居易的创作风格兼具豪放与婉约,深受后世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白居易晚年之时,可能是他对往昔享乐生活的一种反思与感慨。唐代社会繁华,妓女文化盛行,诗人通过对妓女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美好事物逝去的忧伤。
诗歌鉴赏:
《感故张仆射诸妓》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美丽与生活的深刻感悟。首句中“黄金不惜买蛾眉”表明了诗人对美的追求,象征着那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逐。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意识到,纵使拥有了美丽的女子,最终也难逃“身去不相随”的命运。这种感慨让人深思,生命的短暂与美的无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悲凉的美。
诗中“歌舞教成心力尽”更是点出了享乐生活对人的消耗,虽美好却让人疲惫不堪。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美的追求与生命无常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也引发了读者对美好与短暂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黄金不惜买蛾眉:用金钱购买美丽的女子,表达了对美的极致追求。
- 拣得如花三四枝:最终选择了几位美丽的女子,显示了选择的过程。
- 歌舞教成心力尽:沉浸于歌舞之中,使人心力交瘁,反映了享乐生活的疲惫。
- 一朝身去不相随:一旦离世便无法再与美丽相伴,感叹生命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女子比作“蛾眉”和“如花”,突出其美丽。
- 对仗:诗的结构工整,形成了对比和呼应的效果。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美与生命的无常,通过对妓女的描绘,表达了对享乐生活的感慨和对死亡的思考,反映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的对立。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黄金:象征财富与追求。
- 蛾眉:象征美丽与青春。
- 歌舞:象征享乐与生活的繁华。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诗人的生活环境,也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白居易的《感故张仆射诸妓》主要表达了什么主题?
- A. 对爱情的追求
- B. 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C. 对社会的不满
- D. 对自然的赞美
-
诗中“黄金不惜买蛾眉”的意思是什么?
- A. 花钱买美丽
- B. 不在乎金钱
- C. 追求财富
- D. 享受生活
-
诗的最后一句“身去不相随”表达了什么?
- A. 享乐的快乐
- B. 生命的结束
- C. 爱情的永恒
- D. 对未来的期望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李白《将进酒》:同样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但更强调豪情与饮酒的快乐。
- 杜甫《月夜忆舍弟》:则更加注重对人生艰辛的思考,展现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文学研究》
这些资料将帮助深入理解白居易及其作品的背景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