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阁六首 其四》

时间: 2025-02-04 15:40:29

金花镂胜随春燕,綵仗萦丝逐土牛。

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金花镂胜随春燕,綵仗萦丝逐土牛。迎得韶华入中禁,和风次第遍神州。

白话文翻译:

金色的花朵如同春天的燕子飞舞,彩色的旗帜在空中飘动,仿佛追逐着泥土中的牛。迎来了美好的春光,进入了宫中禁地,和煦的春风渐次吹遍整个神州大地。

注释:

  • 金花:金色的花,象征富贵和春天的美好。
  • 镂胜:镂刻的胜利,形容花的精致与美丽。
  • 綵仗:彩色的旗帜,象征喜庆的氛围。
  • 萦丝:缭绕的丝带,形容旗帜飘动的样子。
  • 土牛:泥土里的牛,可能暗指乡村的安宁和自然。
  • 韶华:美好的春光,象征着青春与希望。
  • 中禁:宫中的禁地,暗指皇宫。
  • 和风:温暖的春风,象征着春天的气息。
  • 神州:指中国,象征着整个国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韩维,宋代诗人,以其古典诗词著称。他的作品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春天,作者借春天的美景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与生机。作者以“金花镂胜随春燕”作为开头,使用了生动的比喻,将春天的花朵与燕子联系在一起,暗示了春天的到来给大地带来的生机与活力。接着,诗人描绘了彩色的旗帜在空中飘动,形成了一幅欢庆的画面,展现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许。 “迎得韶华入中禁”,这一句则将视角转向皇家,暗示着春天的美好不仅属于平民百姓,也同样在王宫之中。这种对比加深了春天的普遍性与重要性。最后,整首诗以“和风次第遍神州”作为结尾,强调了春风的温暖与春天的到来对整个国家的影响,表达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渴望。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金花镂胜随春燕”:金色的花儿镂刻得如同春燕飞舞,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生机。
    • “綵仗萦丝逐土牛”:彩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仿佛在追逐乡村里的牛,传达了欢庆的气氛。
    • “迎得韶华入中禁”:迎来了美好的春光,进入了皇宫的禁地,暗示春天的美好在所有地方都存在。
    • “和风次第遍神州”:温暖的春风渐渐吹遍了整个中国,象征着春天带来的希望与生机。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金花与春燕相提并论,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春风描绘成有意志的存在,能主动影响神州。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 金花: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富贵。
  • 綵仗:代表着节庆与欢乐,彰显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 春燕:象征着春天的来临,预示着希望与新生。
  • 和风:代表着温暖与和谐,传递了春天的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金花”象征什么? A. 金钱
    B. 春天的美丽
    C. 秋天的落叶

  2. “和风次第遍神州”中“神州”指的是哪一个地方? A. 中国
    B. 日本
    C. 韩国

答案

  1. B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春夜喜雨》 - 杜甫

诗词对比

  • 孟浩然的《春晓》:同样描写春天,突出自然之美,表达对春天的珍视。
  • 杜甫的《春夜喜雨》:虽同为春天,但更注重雨水带来的滋润,体现了对农耕的关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人韩维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