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廷平归京》

时间: 2025-01-11 10:11:58

言之少室西,定陟轘辕险。

归心不避危,夕枕屡成魇。

秋声故苑空,野气荒陵掩。

独念京洛尘,曾将客衣染。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任廷平归京
作者: 梅尧臣 〔宋代〕

言之少室西,定陟轘辕险。
归心不避危,夕枕屡成魇。
秋声故苑空,野气荒陵掩。
独念京洛尘,曾将客衣染。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归京之路的思念与忧虑。诗人提到,从少室山的西面出发,沿着陟山的险峻道路而行。虽然归心似箭,却不怕途中遇到危险,晚上在枕头上常常做梦,梦中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秋天的声音在空荡荡的旧园中回响,荒野的气息笼罩着废弃的陵墓。唯独想到京城洛阳的尘土,曾经让我染上了旅途的疲惫。


注释:

  • 言之少室西:意为“说到少室山的西面”,少室山是指少林寺附近的山。
  • 定陟轘辕险:陟轘辕是指上山的险路。
  • 归心不避危:归家的心情强烈,不怕途中遇到的困难与危险。
  • 夕枕屡成魇:晚上枕头上常常做梦,魇是噩梦的意思,暗示对归乡的忧虑。
  • 秋声故苑空:秋天的声音在空旷的旧园中回响,表现出孤寂之感。
  • 野气荒陵掩:荒凉的气息笼罩着废弃的陵墓,显示出荒凉的景象。
  • 独念京洛尘:独自思念京城洛阳的尘土,表明归家心切。
  • 曾将客衣染:曾经在旅途中,衣服沾染了尘土,象征着旅途的辛劳与疲惫。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云,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其古风和律诗见长。梅尧臣的诗风平易近人,内容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 创作背景:诗作写于他归京途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归途艰辛的感慨。此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诗歌鉴赏:

《任廷平归京》是一首充满个人情感的诗,诗人在归京的旅途中,感受到孤独和忧虑。开头两句通过描写少室山西侧的艰险路径,展现了归程的困难。而“归心不避危”的自白则透露出诗人对归家的渴望与坚定,尽管旅途艰苦,但他依然勇往直前。中间两句,诗人通过梦境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秋天的声音与荒凉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最后两句则突出了对京洛尘土的思念,暗示了旅途的辛劳,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感情。整首诗在细腻的情感中,透出一种对归属的渴望,展现了梅尧臣的深厚情感与独特视角。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言之少室西:诗人提到的地理位置,暗示他身处的环境。
    2. 定陟轘辕险:进一步描绘归途的艰险,增强了诗的紧张感。
    3. 归心不避危:表达了对归家的执着与勇气。
    4. 夕枕屡成魇:梦中的不安,反映内心的忧虑。
    5. 秋声故苑空:秋天的声音与空旷的环境,让人感到孤独。
    6. 野气荒陵掩:描绘了一种荒凉的景象,增加了诗的意境。
    7. 独念京洛尘:突出了对京城的思念与归属感。
    8. 曾将客衣染:衣服沾染尘土,象征着旅途的艰辛。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秋声故苑空,野气荒陵掩”,对称工整。
    • 比喻:将旅途的艰辛和归心的迫切进行了巧妙的比喻。
  • 主题思想:全诗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渴望归家的情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孤寂与对安定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少室山:象征着归途的艰难与遥远。
  • 秋声:传达了孤独与思乡的情感。
  • 京洛尘:象征着故乡的繁华与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少室”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少林寺附近的山
    • B. 一座城市
    • C. 一条河流
  2. “夕枕屡成魇”中的“魇”是什么意思?

    • A. 美梦
    • B. 噩梦
    • C. 现实
  3. 诗人对京城的感情是?

    • A. 讨厌
    • B. 思念
    • C. 无所谓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梅尧臣与李白的《静夜思》,两者都是思乡之情的表达,但梅尧臣更注重旅途的艰辛,而李白则更强调夜晚的宁静与思乡的深沉。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今译》
  • 梅尧臣的生平与作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