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山晚望》

时间: 2025-05-03 15:24:21

糢糊数叠屋前山,翠色欺凌诗鬓寒。

啼鸟一声泥滑滑,晚钟春雨过林端。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山晚望
糢糊数叠屋前山,
翠色欺凌诗鬓寒。
啼鸟一声泥滑滑,
晚钟春雨过林端。

白话文翻译:

在屋前隐约可见几重山峦,
那翠绿的颜色让人感到寒意袭来。
一声鸟鸣在湿滑的泥土上响起,
晚钟在春雨过后回荡在林边。

注释:

  • 糢糊:模糊、隐约的样子。
  • 数叠:几层、几重的意思。
  • 欺凌:超出、压过,这里指翠色的山影让人感到寒意。
  • 诗鬓寒:诗人因天气寒冷而感到头发和耳边凉意。
  • 啼鸟:鸟叫,常用于描绘自然景象。
  • 泥滑滑:形容泥土湿滑的状态,暗示春雨的滋润。
  • 晚钟:晚上的钟声,常与宁静的环境相结合。
  • 春雨过林端:春天的雨水经过树林的边缘,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吴龙翰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风细腻、情感真挚,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春天的傍晚,诗人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自然的变化和时光的流转,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诗歌鉴赏:

《春山晚望》是一首典型的宋代山水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诗的开头以“糢糊数叠屋前山”描绘出一幅模糊的山景,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模糊的意境不仅让人产生了无限遐想,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翠色欺凌诗鬓寒”一句中,诗人以“翠色”来形容山的绿意,表现出春天的生机,却又因天气的寒冷令他感到一阵凉意,体现出自然的美丽与凶险并存的特性。接下来的“啼鸟一声泥滑滑”,通过鸟鸣和湿滑的泥土,将春天的生机与泥土的质感结合,展现出一种生动的画面感。最后一句“晚钟春雨过林端”则将时间推向傍晚,钟声与春雨交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富有诗意的氛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以及对自然景色的深刻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屋前的山,隐约可见,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第二联通过“翠色”表现春天的生机,同时暗示寒意,体现了春天的复杂性。
    • 第三联以鸟鸣为引,表现自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生动的氛围。
    • 第四联将时间推向傍晚,钟声与春雨交织,展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翠色”比作生机。
    • 拟人:鸟鸣的声音生动地传达了春天的气息。
    • 对仗:如“晚钟春雨”形成了美丽的对称,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 主题思想:整体上,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在春天的时光中感受到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象征着自然的伟大与宁静。
  • 翠色:代表着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 鸟鸣:象征自然的生命力与活力。
  • 晚钟:反映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吴龙翰
    • D. 白居易
  2. “糢糊数叠屋前山”中“糢糊”意为:

    • A. 清晰
    • B. 模糊
    • C. 辽阔
    • D. 明亮
  3. “晚钟春雨过林端”中体现的意象是什么?

    • A. 夏天
    • B. 冬天
    • C. 傍晚
    • D. 早晨

答案:

  1. C. 吴龙翰
  2. B. 模糊
  3. C. 傍晚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以自然为主题,表达思乡情怀。
  • 《春晓》(孟浩然):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象。

诗词对比

  • 《春山晚望》《夜泊牛渚怀古》(李白):两者均描绘自然美,前者以春天的生机为主,后者则带有怀古情绪,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