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龙吟》
时间: 2025-01-27 03:26:4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瑞龙吟
张翥 〔元代〕
鳌溪路。潇洒翠壁丹崖,古藤高树。林间猿鸟欣然,故人隐在,溪山胜处。
久延伫。浑似种桃源里,白云窗户。灯前素瑟清尊,开怀正好,连床夜语。
应是山灵留客,雪飞风起,长松掀舞。谁道倦途相逢,倾盖如故。
阳春一曲,总是关心句。何妨共矶头把钓,梅边徐步。
只恐匆匆去。故园梦里,长牵别绪。寂寞闲针缕。
还念我飘零江湖烟雨。断肠岁晚,客衣谁絮。
白话文翻译:
在鳌溪的路上,翠绿的山壁和丹红的崖石相映成趣,古老的藤蔓和高大的树木交错生长。林间,猿猴和鸟儿欢快地嬉戏,昔日的朋友在这美丽的溪山之处隐居。
我在此地久久停留,仿佛置身于桃花源里,白云飘浮窗前。灯下,素雅的瑟音清澈悦耳,正好与友人开怀畅谈,夜晚的床前轻声细语。
看这山灵似乎留我,雪花飞舞,风吹松树摇曳。谁又说疲惫的旅途中相逢就不如旧时的朋友呢?阳春的曲子,都是关心的音节。
何妨在溪边垂钓,梅花下散步?只怕匆匆离去,故乡的梦想中,总是牵挂着离别的情绪。
寂静中,我闲暇地缝针,仍念及我在江湖中的漂泊和烟雨。岁末时分,谁能为我缝制这孤独的客衣呢?
注释:
- 鳌溪:指一种溪流,可能是特指某一地方。
- 潇洒:形容风景的优美脱俗。
- 翠壁丹崖:指绿色的山壁和红色的崖壁。
- 猿鸟欣然:猿和鸟在林间快乐地嬉戏。
- 桃源:指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象征世外桃源。
- 素瑟:指简单的瑟,象征清雅的音乐。
- 匆匆去:形容行程匆忙,难以停留。
- 断肠岁晚:指在岁末时分,心中充满了离愁别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翥,元代诗人,生于江南,因其诗作清新自然,常被誉为山水诗人。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张翥游历于山水之间,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故友的怀念。
诗歌鉴赏:
《瑞龙吟》通过描绘自然风光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开篇即以“鳌溪路”引出,立刻让人感受到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卷,翠绿与丹红交相辉映,形成了一个理想的栖息之地。在这里,诗人的心情也随之变得愉悦,猿鸟的欢声笑语更是增添了生动的气息。
诗中对“桃源”的提及,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灯下的清谈和夜语,营造出轻松自在的氛围,似乎时间在此刻凝固。而当诗人意识到归去的匆忙,故园的牵挂又浮现心头,表现了游子对于故乡的深情与思念。
整首诗情景交融,情感真挚,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令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生活的热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鳌溪路:开篇指明地点,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 潇洒翠壁丹崖,古藤高树:描绘自然风光,生动形象。
- 林间猿鸟欣然:表现自然生机,增强画面感。
- 故人隐在,溪山胜处:表达对友人的思念与重聚的渴望。
- 久延伫:体现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 灯前素瑟清尊:音乐与饮酒的结合,营造出恬淡的社交氛围。
- 应是山灵留客:赋予自然以灵性,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 阳春一曲,总是关心句:表达友谊的珍贵与温暖。
- 只恐匆匆去:对离别的忧虑。
- 故园梦里,长牵别绪:表现对故乡的深切思念。
- 断肠岁晚,客衣谁絮:感叹人生漂泊,孤独无依。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色与人情交融,描绘诗人心境。
- 拟人:赋予山灵以情感,增加诗的情感层次。
- 对仗:如“灯前素瑟清尊,开怀正好,连床夜语”,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故乡的思念,反映了游子内心的孤独与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水:象征自然的美好与人心的宁静。
- 桃源:象征理想境界,逃避现实的向往。
- 友人:象征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 故乡:象征归属感与思乡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桃源”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花
- B. 理想生活的地方
- C. 一位朋友
-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热爱与向往
- C. 害怕
-
诗中“灯前素瑟”表现了什么?
- A. 诗人的孤独
- B. 诗人与友人欢聚的愉悦
- C. 诗人的忧伤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张翥与陶渊明的作品都描绘了理想的山水生活,但张翥更强调人与自然的交流,而陶渊明则更着重于个体的隐逸生活。两者的风格虽有差异,但都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情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元代诗人张翥研究》
- 《中国古代山水诗词鉴赏》
- 《陶渊明与桃花源的文化象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