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湖雪霁贻方干》

时间: 2025-01-27 03:49:27

天外晓岚和雪望,月中归棹带冰行。

相逢半醉吟诗苦,应抵寒猿袅树声。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镜湖雪霁贻方干
作者: 崔道融 〔唐代〕

天外晓岚和雪望,
月中归棹带冰行。
相逢半醉吟诗苦,
应抵寒猿袅树声。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苍岚和雪景在远方交融,
月光下的归舟带着冰霜行驶。
我们相遇时微醺吟诗,感到苦涩,
这声音应当抵得上寒猿在树间的哀鸣。

注释:

  • 晓岚:清晨的山岚,指早晨的雾气。
  • 雪望:雪后的景色,形容雪后的美丽景象。
  • :船桨,指划船的工具。
  • 寒猿:寒冷时的猿猴,常用来表达孤寂和悲凉的情绪。
  • :轻柔的样子;此处指猿声在树间缭绕。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寒猿”常用于古诗中象征孤独、清冷的情绪。在古代诗词中,猿的哀鸣往往与诗人的情感相联系,暗示着一种孤独的心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道融(约 835-901),字子弘,号子真,唐代诗人,擅长五言律诗,其诗风清新自然,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

《镜湖雪霁贻方干》的创作出于作者对雪后清晨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所引发的孤独与思考。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描绘雪后清晨的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忧伤的氛围。首句“天外晓岚和雪望”以极具画面感的语言,勾勒出雪后清晨的美丽景象,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接着“月中归棹带冰行”通过描写归舟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旅途感,似乎在暗示诗人的内心世界。

在后两句中,诗人自述“相逢半醉吟诗苦”,表达了与友相聚时的微醺状态,然而这种醉意却伴随着一种苦涩的情绪。最后一句“应抵寒猿袅树声”则将孤独的情感升华,寒猿的哀鸣与诗人的吟咏形成对照,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思考与情感的交织。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天外晓岚和雪望:描绘了清晨的山岚与雪景交融,展现出一种清新幽美的自然景象,给人以宁静的感受。
  2. 月中归棹带冰行:夜归的舟船在月光下划行,冰霜映衬,传达了孤独的旅程感。
  3. 相逢半醉吟诗苦:在与友人相逢时,微醉吟诗,然而却感到心中的苦涩。
  4. 应抵寒猿袅树声:将吟诗的声音与寒猿的哀鸣相提并论,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感伤。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隐喻、对比等。其中“寒猿袅树声”是通过对比,展示了孤独的情感,与诗人的吟咏形成鲜明的对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通过自然景象引发的内心孤独与思考,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感叹和对人生苦涩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晓岚:象征清新与宁静。
  • :白色的纯洁,代表着美好与冷清。
  • 归舟:象征归属与孤独的旅程。
  • 寒猿:孤独的象征,反映内心的苦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晓岚”指的是? a) 清晨的雾气
    b) 晚上的星空
    c) 雪后的静谧

  2. “寒猿袅树声”中,寒猿的意象代表什么? a) 欢乐
    b) 孤独
    c) 美丽

答案:

  1. a) 清晨的雾气
  2. b) 孤独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 崔道融与王维的自然诗作同样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但崔道融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流露,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宁静与和谐。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注释与赏析》
  • 《唐诗鉴赏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