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还陆浑别业》
时间: 2025-01-10 19:34: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寒食还陆浑别业
作者:宋之问
洛阳城里花如雪,
陆浑山中今始发。
旦别河桥杨柳风,
夕卧伊川桃李月。
伊川桃李正芳新,
寒食山中酒复春。
野老不知尧舜力,
酣歌一曲太平人。
白话文翻译
在洛阳城中,花开如雪般美丽,而陆浑山中,花朵今天才开始绽放。早上我在河桥边告别,杨柳在微风中摇曳;晚上躺在伊川边,看着桃李在月光下朦胧的影子。此时伊川的桃李正值盛开,寒食节也让山中的酒香四溢,仿佛春天又回来了。山中的老农不懂得尧舜的伟大,只是高歌一曲,享受这太平的日子。
注释
- 寒食:寒食节,古代节日,禁火冷食,以纪念介子推。
- 陆浑:指陆浑山,位于今河南省,是一处风景名胜。
- 杨柳风:指春风吹拂杨柳,表现出春天的气息。
- 伊川:指伊河,流经河南,是美丽的自然景观。
- 尧舜:古代贤君,尧舜被誉为圣王,象征着明君治国的理想。
- 太平人:指在太平盛世中生活的人们,象征安定和幸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之问,唐代诗人,字子京,号青阳,出身于官宦世家。其诗风以清丽见称,尤其擅长描绘山水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寒食还陆浑别业》创作于寒食节前后,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寒食节期间,游览陆浑山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寒食还陆浑别业》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与对安宁生活的渴望。整首诗从洛阳的繁华花海到陆浑的宁静山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诗人游历中的不同感受。诗的前两句描绘了洛阳的春色,生动地展现了花如雪的场景,仿佛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诗人转向陆浑,描述山中初开的花朵,暗示了春天的延续与生命的复苏。
后半部分,诗人以个人的情感为线索,描绘了与自然相伴的悠闲生活。杨柳风、桃李月交织出一幅和谐美好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静生活的向往。而最后两句则引人深思,山中的老人只知高歌享乐,似乎不在意历史的沧桑,启示我们在和平年代享受生活的重要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洛阳城里花如雪:描绘洛阳城春天的繁花似雪,生动而美丽。
- 陆浑山中今始发:转向陆浑山,暗示春天的到来,山中的花朵才刚刚绽放。
- 旦别河桥杨柳风:早晨在河桥告别,感受到杨柳随风摇曳,透露出春的气息。
- 夕卧伊川桃李月:晚上躺在伊川,月光下桃李的影子,构成宁静的夜景。
- 伊川桃李正芳新:伊川的桃李花正盛开,象征着生命的蓬勃。
- 寒食山中酒复春:寒食节期间,在山中饮酒,感受到春天的气息。
- 野老不知尧舜力:山中的老人不懂得历史伟人的力量,表现出对现实生活的关注。
- 酣歌一曲太平人:高歌一曲,享受太平盛世,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花如雪”将花的美丽与雪的洁白相提并论,增强了画面的美感。
- 对仗:如“旦别”和“夕卧”,形成了时间上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使得诗歌更具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反映了人们在和平时期的幸福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花:象征生命与美好,表现春天的生机。
- 杨柳:象征柔美与生命力,春风吹拂,展现春天的生机。
- 桃李:象征友情与繁荣,代表着美好的情感与生活。
- 月亮:象征宁静与思乡,营造了诗的柔和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寒食节的主要习俗是什么? A. 吃热食
B. 禁火冷食
C. 祭祀祖先
D. 游山玩水 -
诗中提到的“尧舜”是指什么? A. 古代的贤君
B. 一种花
C. 一种饮料
D. 山名 -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向往
B. 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C. 对城市生活的赞美
D.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但更多地表现了战乱带来的忧伤。
- 《山居秋暝》:以山水自然为题材,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追求,但意境更加沉静深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