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十八》

时间: 2025-01-10 23:09:52

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

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开秋肇凉气,蟋蟀鸣床帷。
感物怀殷忧,悄悄令心悲。
多言焉所告,繁辞将诉谁!
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
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

白话文翻译:

秋天开始带来凉意,蟋蟀在床帷上鸣叫。
我感受到周围事物的变化,心中充满忧愁,悄悄地让我感到悲伤。
我有很多话想说,但又不知道该向谁倾诉。
微风轻轻吹拂着我的衣裳,明月照耀着清丽的光辉。
清晨的鸡叫声在高大的树上响起,催促着我驾车回家。

注释:

  • :开始。
  • 凉气:指秋天的凉意。
  • 蟋蟀:蟋蟀,一种昆虫,鸣叫声清脆。
  • 床帷:床的帷幕,这里指床前的帷帐。
  • 殷忧:深重的忧虑。
  • 悄悄:静静地,默默地。
  • 微风:轻柔的风。
  • 罗袂:轻薄的衣裳,袂指衣袖。
  • 耀:照耀,闪耀。
  • 清晖:清亮的月光。
  • 命驾:命令驾车,起身离去。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表达了秋天的氛围和诗人内心的孤独忧伤,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对于自然与内心情感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阮籍(210-263),字嗣宗,魏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人,代表了当时的士人风范。他是“竹林七贤”之一,性格洒脱,作品多表现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追求。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咏怀》系列诗是阮籍在动荡的时代中对自身处境的深刻反思,表现了对人生、自然的感悟与思考。这首诗写于秋季,恰逢时节转变,诗人借助自然景象抒发心中忧愁,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咏怀 其十八》展现了阮籍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敏锐感受。诗的开头以“开秋肇凉气”引入,描绘了秋天的初临,凉意袭来使人不禁感到一丝凄凉。蟋蟀的鸣叫仿佛在为这一季节的变化增添了几分孤寂。接着,诗人通过“感物怀殷忧”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和悲伤,显现出他对周围事物的敏感和脆弱。诗中反复出现的“多言焉所告”,显示了阮籍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他想倾诉却无处可去,进一步加深了情感的厚度。

随后,诗人转向自然的描绘,“微风吹罗袂,明月耀清晖”,在描写自然的同时,流露出一种淡淡的美感和宁静。最后以“晨鸡鸣高树,命驾起旋归”收尾,既有生活气息的真实感,也暗示着回归家庭和现实的必然。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推进,既有对内心孤寂的揭示,又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形成了一种忧伤而又清新的氛围,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开秋肇凉气:秋天开始带来的凉意,暗示时节的变迁。
  2. 蟋蟀鸣床帷:蟋蟀的鸣叫声打破了寂静,增添了孤独感。
  3. 感物怀殷忧: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引发了内心的忧虑。
  4. 悄悄令心悲:忧愁静静地影响着心境。
  5. 多言焉所告:有很多话想说,却无从倾诉,表达了孤独感。
  6. 繁辞将诉谁:繁多的言辞又该向谁诉说,进一步强调了孤寂。
  7. 微风吹罗袂:自然的微风轻轻拂动衣袂,营造出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
  8. 明月耀清晖:皎洁的明月照耀,象征着希望和宁静。
  9. 晨鸡鸣高树:清晨的鸡鸣声,标志着新一天的开始。
  10. 命驾起旋归:诗人准备离开,回归现实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比喻内心情感,如“微风吹罗袂”象征着心境的轻盈。
  • 拟人:蟋蟀的鸣叫仿佛在与诗人对话,增强了情感的共鸣。
  • 对仗:诗句之间的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到来的感慨,内心的忧愁与孤独,以及对大自然的细腻观察。通过对自然变化的描写,反映了个人情感的波动,展现了魏晋士人特有的哲思与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凋零和思念,代表着人生的无常。
  • 蟋蟀:象征着孤独和内心的忧愁。
  • 明月:象征着希望与宁静,常与思乡、思念相关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昆虫是: A. 蚱蜢
    B. 蝉
    C. 蟋蟀
    D. 蜻蜓

  2. 诗人感到忧愁的原因是什么? A. 孤独
    B. 自然变化
    C. 回忆往事
    D. 社会动荡

  3. “微风吹罗袂”中的“罗袂”指的是什么? A. 头发
    B. 衣袖
    C. 鞋子
    D. 带子

答案:

  1. C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阮籍的《咏怀 其十八》与陶渊明的《饮酒》均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但阮籍更多表现出内心的孤独和忧伤,而陶渊明则是在自然中寻找一种归属感和宁静。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着明显的差异,但都反映了魏晋时期文人对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