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皇孙平阳郡王十月十九日生辰》

时间: 2025-04-28 02:16:09

前星炳焕领孙星,环拱中天日两轮。

四叶重光同圣世,千秋佳节近生辰。

本支秀茂且复且,典学熙明新又新。

喜入威颜天一笑,寿觞分赐一枝椿。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前星炳焕领孙星,环拱中天日两轮。
四叶重光同圣世,千秋佳节近生辰。
本支秀茂且复且,典学熙明新又新。
喜入威颜天一笑,寿觞分赐一枝椿。

白话文翻译:

前面闪耀的星星照耀着孙星,环绕着天空中央的日月两轮。
四叶重光照耀着这个圣明的时代,千秋佳节即将迎来生辰。
这一支族裔既秀美又茂盛,典学兴盛又新又鲜。
喜庆之时,天上也随之微笑,长寿的酒杯分赠一枝椿。

注释:

  • 炳焕:光明、耀眼,形容星星的光辉。
  • 环拱:环绕、拱卫,形容星星和太阳、月亮的关系。
  • 四叶重光:四方的光辉交织在一起,象征着光明的时代。
  • 典学:指的是典籍和学问,体现出文化的繁荣。
  • 威颜:威严的面容,指的是皇孙的气度。
  • 寿觞:长寿的酒杯,用于祝寿的场合。
  • 椿:椿树,象征长寿。

典故解析:

  • 孙星:在古代星象学中,孙星被视为代表皇族的星辰,象征着尊贵与荣耀。
  • 四叶重光:暗指四方的明君以光辉照耀国家,表明国家的繁荣与昌盛。
  • 千秋佳节:指的是皇孙的生辰,象征着国家的未来与希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宰臣,南宋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正值南宋时期,国家政治相对稳重,文化发展迅速,诗人以此诗祝贺皇孙生辰,表达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祝贺的口吻,表现了对皇孙生辰的喜庆气氛。开篇用“前星炳焕领孙星,环拱中天日两轮”,将皇孙与星辰、日月相提并论,象征着其地位的尊贵与光辉。接下来的“千秋佳节近生辰”,则直接点明了题旨,表现出对生辰的期待与重视。

诗中提到“四叶重光同圣世”,不仅赞美了皇孙的光辉,也隐含了对国家未来的美好期待。最后两句“喜入威颜天一笑,寿觞分赐一枝椿”,通过描绘喜庆的场景,传达出对皇孙的祝福与长寿的期望。整首诗的格调欢快而庄重,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在祝贺生辰之际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盼。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前星炳焕领孙星:前面的星星闪耀着,与皇孙相对应,象征其尊贵。
    • 环拱中天日两轮:环绕着日月,形容皇孙的光辉照耀天地。
    • 四叶重光同圣世:四方的光辉汇聚,象征着国家的繁荣。
    • 千秋佳节近生辰:表明生辰的到来,带来节日的喜庆。
    • 本支秀茂且复且:强调这个家族的优秀与繁荣。
    • 典学熙明新又新:文化知识的繁荣与更新。
    • 喜入威颜天一笑:天也因皇孙的出生而喜悦。
    • 寿觞分赐一枝椿:祝福皇孙长寿,并赠予象征长寿的椿树。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星星比喻皇孙的光辉。
    • 对仗:整首诗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美。
    • 象征:椿树象征长寿,日月象征光辉。
  •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祝贺皇孙生辰为主题,表达了对未来的期盼、对皇孙的祝福,以及对国家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景。

意象分析:

  • 星星:象征着光辉与尊贵。
  • 日月:象征着永恒与光明,暗示皇孙的未来。
  • 四叶:象征着四方的团结与繁荣。
  • 椿:象征长寿与健康的美好祝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孙星”象征什么? A. 普通人
    B. 皇族
    C. 战士
    D. 学者

  2. “四叶重光同圣世”中的“四叶”指的是什么? A. 四季
    B. 四方
    C. 四个皇子
    D. 四个国家

  3. 诗中提到的“椿”象征什么? A. 财富
    B. 长寿
    C. 权力
    D. 知识

答案:

  1. B. 皇族
  2. B. 四方
  3. B. 长寿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白居易
  • 《七夕》杜牧

诗词对比

  • 杨万里《贺皇孙平阳郡王十月十九日生辰》李白《庐山谣》,两者都表现了对光明未来的期待,但杨万里的诗更注重宗族的祝福与长寿,而李白则偏向对自然的赞美与个体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杨万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