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渼陂鱼》
时间: 2025-01-27 03:36:3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渼陂霜落鱼可掩,
枯芡破盘蒲折剑。
巨斧敲冰已暗知,
长叉刺浪那容闪。
鲸孙蛟子谁复惜,
朱鬣金鳞漫如染。
邂逅相遭已失津,
偶然一掉犹思堑。
嗟君游宦久羊炙,
有似远行安野店。
得鱼未熟口流涎,
岂有哀矜自欺僭。
人生饱足百事已,美味那令一朝欠。
少年勿笑贪七箸,
老病行看费针砭。
羊生悬骨空自饥,
伯夷食菜有不赡。
清名惊世不益身,
何异饮醯徒醅酽。
白话文翻译:
在霜降的渼陂,鱼已隐没在水中;
枯萎的芡实破碎了盆,蒲草像剑一样被折断。
巨斧敲冰,我已然暗知其中的情景,
长叉捞鱼,波浪翻滚怎能轻易闪避。
鲸鱼和蛟龙的后代谁还会珍惜,
红鬣金鳞仿佛被染上了色彩。
相遇已经失去了港口的归宿,
偶然掉落的鱼钩仍让我思念那条深渊。
唉,朋友你在官场游历已久,像羊肉炙烤,
就像远行的人在野外小店歇息。
得鱼未熟已让人垂涎欲滴,
难道会因可怜而自欺欺人?
人生若能饱足百事已,
美味何须让一朝有所欠缺。
年轻人不要笑我贪吃七筷子,
老病之人却要看着支出如针砭。
羊虽有悬骨却空自饥饿,
伯夷吃菜却受不住生活的困窘。
清名在世上虽令人惊叹,
又有何益于自身,犹如饮醯却徒增苦涩。
注释:
- 渼陂:指的是水边的池塘,常与鱼类相关。
- 霜落:指霜降时节,表明天气寒冷。
- 芡实:一种水生植物的果实,常用作食材。
- 巨斧敲冰:意指用斧头劈冰,暗喻一种行动或决断。
- 鲸孙蛟子:古代传说中的海洋生物,比喻珍贵的东西。
- 朱鬣金鳞:形容鱼类的美丽和珍贵。
- 游宦:指在官场上游走,暗指对权力的追逐。
- 清名:指清白的名声与声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辙(1039-1112),字子瞻,号涧州,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是苏洵的儿子,苏轼的兄弟。苏辙以诗、文、词俱佳而闻名,特别是在诗歌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北宋时期,正值苏辙与其兄苏轼在政治和文学上的交往与影响。诗中通过对鱼的描写,暗示了人生的追求与得失,反映了当时士人对功名利禄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渼陂水域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名利与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开篇即用“霜落”营造出一幅寒冷的画面,令人感受到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接着对鱼的描述,既体现了自然的生机,又暗含着人们对财富与美食的追逐。
诗中反复提到的“得鱼”象征着追求的目标,而“未熟口流涎”则揭示了人们对欲望的渴望。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引入对人生的思考,表现出对清名的追求与其在生活中的无奈,尤其是“清名惊世不益身”的感慨,深刻反映了对名利的冷静思考。
整首诗情感复杂,既有对自然的欣赏,也有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苏辙作为士人对人生意义的探讨,兼具哲理与艺术美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渼陂霜落鱼可掩:在霜降的水边,鱼已隐没。
- 枯芡破盘蒲折剑:枯萎的芡实破碎,蒲草像剑一样被折断。
- 巨斧敲冰已暗知:暗喻一种敏锐的洞察力。
- 长叉刺浪那容闪:用长叉捞鱼,波浪翻滚难以逃避。
- 鲸孙蛟子谁复惜:珍贵的生物无人珍惜。
- 朱鬣金鳞漫如染:形容鱼类的美丽。
- 邂逅相遭已失津:相遇却失去了归宿。
- 偶然一掉犹思堑:掉落的钩子仍让人思念。
- 嗟君游宦久羊炙:指朋友在官场的生活。
- 得鱼未熟口流涎:对欲望的渴求。
- 岂有哀矜自欺僭:对自欺的反思。
- 人生饱足百事已:生活若能满足。
- 少年勿笑贪七箸:年轻人对贪吃的嘲笑。
- 老病行看费针砭:老年人对开支的关注。
- 羊生悬骨空自饥:羊虽有肉却依然饥饿。
- 伯夷食菜有不赡:伯夷食菜却受困。
- 清名惊世不益身:清白的名声与自身无益。
- 何异饮醯徒醅酽:如同饮醋徒增苦涩。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鱼与人生的追求相联系。
- 对仗:如“得鱼未熟口流涎”与“岂有哀矜自欺僭”形成对比。
- 排比:多次提到鱼的意象,增强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人生的追求与欲望,反映了人们在名利与内心平衡之间的矛盾。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以及对清名与身世的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鱼:象征着追求与欲望。
- 霜:象征季节的变迁与生命的脆弱。
- 芡实:暗示着生活的滋养与枯竭。
- 剑:象征力量与决断。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渼陂”指的是: A. 山峰
B. 水边的池塘
C. 森林
D. 沙漠 -
诗人对“清名”的态度是: A. 认为清名很重要
B. 认为清名无益于身
C. 认为清名应该追求
D. 无所谓 -
“得鱼未熟口流涎”中“得鱼”象征: A. 财富
B. 友情
C. 名声
D. 欲望
答案:
- B
- B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苏轼《赤壁赋》:同样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人生哲理,表达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 杜甫《春望》:同样探讨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表现出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关怀。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传》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