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入洛阳东门》

时间: 2025-01-10 22:36:26

商颜重命伊川叟,时事知非入洛人。

连野碧流通御苑,

满阶秋草过天津。

每惭清秩容衰齿,犹有华簪寄病身。

驱马独归寻里巷,日斜行处旧红尘。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商颜重命伊川叟,时事知非入洛人。
连野碧流通御苑,满阶秋草过天津。
每惭清秩容衰齿,犹有华簪寄病身。
驱马独归寻里巷,日斜行处旧红尘。

白话文翻译:

商颜再次命令伊川的老人,时局变化让人感到不是入洛阳的人。
连绵的野草与碧水流淌在御苑之间,满阶的秋草已经超过了天津。
我常为自己的清雅身份和衰老容颜感到羞愧,但仍有华丽的簪子寄托着我的病体。
我驱马独自回到寻觅的巷子,夕阳斜照着我走过的旧红尘。

注释:

  • 商颜:指的是商朝的颜值,暗指古代的美丽或姿态。
  • 伊川:指伊水和川流,可能是指一个地方的老者。
  • 御苑:皇宫的花园。
  • 天津:古代地名,指的是水边的地方。
  • 清秩:形容人的身份清白或高雅。
  • 华簪:华丽的发簪,象征身份和地位。
  • 红尘:世俗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绅(约771年-835年),字子固,号青原,唐代诗人,以五言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表现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观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李绅晚年,反映了他对洛阳这座古都的思考与怀念。诗中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表现出对人生、衰老和世事的无奈与思索。

诗歌鉴赏:

《重入洛阳东门》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回到洛阳时的感受,诗中既有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也渗透着对时光流逝和个人衰老的感慨。开头几句提到“商颜重命伊川叟”,通过典故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无奈。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用“连野碧流通御苑”展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宁静,紧接着“满阶秋草过天津”则反映了时间的流逝,让人感受到一种惆怅。

中间两句“每惭清秩容衰齿,犹有华簪寄病身”则是诗人对自身状况的深刻反思,清雅的身份与衰老的容貌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自身无力的惋惜。最后一句“驱马独归寻里巷,日斜行处旧红尘”则带有一种归属感与对往昔的追忆,夕阳的光辉映衬着旧日的繁华,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整首诗以清淡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及自我身份的思索,折射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商颜重命伊川叟:以历史人物引入,暗示当下的沧桑与变化。
  2. 时事知非入洛人:感慨时局变迁,与昔日的繁华形成对比。
  3. 连野碧流通御苑:描绘自然景色,展现出秋天的悠然自得。
  4. 满阶秋草过天津: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5. 每惭清秩容衰齿:自我反省,羞愧于衰老与身份的差距。
  6. 犹有华簪寄病身:华丽的发饰寄托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7. 驱马独归寻里巷:独自回归,体现孤独与对故乡的思念。
  8. 日斜行处旧红尘:夕阳映照,感叹人生的无常与世事的繁华。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野草与秋景比作生命的流逝。
  • 对仗:如“清秩”与“华簪”,形成对比,加强情感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洛阳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的怀念、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衰老的无奈,折射出一种深沉的思考与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碧流:象征生机与流动的生命。
  • 秋草:代表生命的衰退与季节的变迁。
  • 华簪:象征地位与美好回忆。
  • 红尘:世俗的喧嚣与繁华,暗示人生的多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重入洛阳东门》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白居易
    • C. 李绅
    • D. 杜甫
  2. 诗中“每惭清秩容衰齿”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自豪
    • B. 羞愧
    • C. 快乐
    • D. 愤怒
  3. 诗中提到的“华簪”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美丽
    • C. 身份与地位
    • D. 友情

答案:

  1. C. 李绅
  2. B. 羞愧
  3. C. 身份与地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李绅的《重入洛阳东门》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都体现了对人生变迁的思考,李绅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感慨,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对友人的惜别与对自然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绅诗集》
  • 《唐诗鉴赏辞典》